□張昇平
清明時節,萬物復蘇,春和景明!早晨又下了一場細雨,把天地洗滌一新。多年來,我心中總有一個夙愿:重返五十多年前回鄉后每年數度長途跋涉去溪口林場轄區砍柴的舊地,重溫在艱難歲月里辛苦謀生的往事!多年夙愿,今朝得償。
上午九時許,從城關出發,約半個小時即進入當年的“茶馬古道”,一路綠水青山,加之細雨綿綿,薄霧蒙蒙,更增添幾分靈氣!當年古道上的鵝卵石不見了,當地頗負盛名的松板橋不見了,如今換成了平坦的水泥砼路面,頓感世事日新月異,勝跡不常在。沿途狹谷里蜿蜒曲折的溪流沒有了往昔奔騰不息的流水,只見到斷斷續續的涓涓細流,陡增幾分愁緒……
從林場的“五·一”護林站前方不遠處岔道口進入,便是“古白盤山公路”前往永春湖洋白云村的路徑。曾有“借問仙鄉何處?白云深處為家”的詩句,恰切地表達了前往白云村的沿途境況。從岔道入口到白云村最高處,海拔高差雖只有500多米,但山路蜿蜒曲折,又何止十八彎三十六拐?汽車沿著盤山公路蛇行而上,車身在一個個彎道間靈活輾轉。車窗外,山體隨車身轉向迅速切換,陡峭的山崖,近乎270°的甩尾,疑是懸崖斷了歸途!汽車穿云破霧,如在云海中揚帆破浪的飛艇,堅毅前行!
白云村曾經有村民兩千多人,如今只剩下為數不多的老人幼兒。但錯落在狹谷中的梯田和房前屋后的園地卻都是閃著金光的黑土壤,這是勞動人民歷經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辛勤耕作和改良的偉大成果!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黑土地!試問這傳承的接力棒該交與誰?
漫步在白云村莊,恍若身臨世外桃源!一幢幢裝修精美的現代民居夾著幾幢白墻青瓦的傳統古厝,在山麓下錯落層疊,雕花的木質窗欞和嶄新的鋁合金門窗相互映襯;蜷縮在屋檐下看家的黃犬看到有外人進村,便猛然躥出,汪汪吠叫;踱步在田野間覓食的雞鴨,任你拍照合影,仍泰然自若;田野里的油菜花,房屋前的山茶花,飄來陣陣沁人心脾的芳香;小橋下淙淙的流水聲,使山村顯得格外恬靜;一泓碧綠的湖水,晃動著山影與天光;湖岸上幾株樹皮斑駁的楠木古樹,枝葉婆娑,落葉似倦飛的蝴蝶,向湖面緩緩飄去;籠罩著薄霧的山村,宛如一位清純的少女披上一層朦朧的綃紗,令人如醉如癡!真是:何須海外覓仙蹤,此處便是蓬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