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二十五中學舉辦“名師引領 精準備考”教學論壇系列講座
為深化師生對文本解讀的認知、激發語文課堂的思維活力、探索核心素養落地的實踐路徑,2025年4月12日下午,莆田第二十五中學文體活動中心燈火通明,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母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馮直康以《文本解讀的基本路徑》為題,為師生帶來一場兼具學理深度與實踐智慧的專題講座。副校長郭文海、教研室主任翁立君、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及全體高三學生共同參與,共赴一場與文字的深度對話。
馮直康,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統編初中語文教材編委會(修訂組)成員,福建省語文學會副會長。長期致力于文本解讀與語文教學研究,參編《文本解讀與語文教學新論》《柳宗元小品注析》等著作,主持多項國家級、省級教育課題,獲評“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優秀教師”。
講座伊始,馮直康教授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他指出,文學是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注入向上向善的動力。閱讀不僅是傳承民族文化與精神特質的橋梁,更是人們擺脫平庸、豐富人生閱歷的有效途徑。談及閱讀的核心內容,馮教授將其凝練為三個維度:掃除語言障礙、掌握文章大意、體會寫作意圖。這三個看似簡單的維度,實則構成了閱讀的關鍵路徑。他詳細闡述了每個要點的具體方法,從字詞的理解到文章結構的梳理,再到作者創作意圖的揣摩,為師生們提供了清晰的閱讀指南。
在解讀方法的分享環節,馮教授先對傳統解讀方法進行了辨析。他提到,誦讀作為傳統語文教學方法,能有效培養語感;印象批評則擅長捕捉文本的精妙之處。在肯定傳統方法價值的基礎上,馮教授創新性地提出“抓住矛盾”這一解讀方法,指出任何文字都存在源于審美與實用沖突、表意與內涵偏差、創作意圖與表達效果錯位等維度的矛盾。以《小狗包弟》為例,系統解構了文本中潛藏的隱性矛盾,通過現場演繹矛盾分析法,使師生們直觀領悟到該方法對深挖文本內涵與情感的獨特價值。
講座現場,二十五中學子積極與馮教授互動,主動感受文本解讀的魅力,細心體悟如何讓文字“活”過來的方法,贏得教授連連稱贊。
活動尾聲,副校長郭文??偨Y發言。他強調,在如今競爭激烈的高考環境下,強大的文本解讀能力既能幫助學生在閱讀理解、寫作等題型中精準破題,更能為跨學科思維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殷切鼓勵師生,務必將馮直康教授分享的方法論有機融入日常研習,通過持續訓練提升思維銳度與閱讀素養。
講座終章,文字的余音裊裊。這場關于文本解讀的思維激蕩,不僅為師生打開了新的認知維度,更埋下了“讓文字喚醒生命”的種子??茖W的閱讀策略既是破題之鑰,亦是思維淬煉之火種。對于備考生而言,當以系統的方法論武裝頭腦,將感性體悟與理性分析鍛鑄為真正的考場競爭力。此刻埋下的方法論火種,正靜靜等待著在六月考場上,燃作照亮前程的思維烈焰。
(朱曉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