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書峰枇杷開采咯!”又到一年枇杷成熟時。3月18日上午,伴隨著一聲開采鑼鼓的敲響,今年仙游縣“書峰枇杷”正式開采上市,隨即,全鄉大小枇杷種植戶都進入了一年最忙碌的時節,忙著在自家枇杷園里采摘倍受各地愛嘗鮮市民青睞的金黃枇杷,再由村經濟合作社等營銷主體通過統一品牌、統一標識、統一包裝和統一品控、集中銷售,穩定果品質量和枇杷價格,確保果農妥妥地增收。
開采日下午,數著手中的錢,該鄉枇杷種植戶黃天祿笑得合不攏嘴,“枇杷是‘早春第一果’,我種植有0.67公頃400棵。今年風調雨順,加上采取了科學的管理技術,今年的枇杷又大又好吃,上市價格也比較好,所以今年估計可賣10萬元左右,真的太高興啦!”
“今年,書峰枇杷迎來豐產,大小山頭山青水綠,枇杷金黃?!睍遴l鄉長李雙忠告訴筆者,在銷售渠道方面,書峰鄉黨委政府依托“黨支部+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枇杷產業發展模式,通過舉辦枇杷節,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合作、引進物流平臺公司等方式搭建產、銷、運對接合作平臺,拓寬枇杷鮮果銷售渠道,建立了“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進一步打開周邊市場銷路,拓寬枇杷的銷售渠道,助力果農豐產又增收。
書峰鄉地處仙游縣北部山區,好山好水孕育了名優農產品——書峰枇杷。目前,全鄉枇杷種植面積高達1300多公頃,主要分布在書峰、四黃、蘭石、錦鯉等6個村,種植有“早鐘6號”“解放鐘”“長虹”等系列名優品種,是省定的枇杷主要生產基地和第七批枇杷栽培標準化示范區。今年全鄉預計枇杷可采摘1萬多噸,總產值超過1.6億元,其中早上市的“早鐘六號”枇杷品質、產量相對較好,開采后每斤收購價大約13~14元;枇杷中極品的200公頃“貴妃白”“三月白”晚熟枇杷,每公斤價格更是翻倍;這三個品種占據了全鄉枇杷總產量的70%。
作為名聞遐邇的“中國枇杷之鄉”,書峰枇杷不僅歷史悠久,且品種豐富,相比同類產品,其具有個大、皮簿、汁甜、肉嫩、味美等特點,先后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國名優品牌等稱號。因平均海拔370米的書峰鄉氣溫較低,病蟲害少,土壤肥沃等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得以培育出“早鐘6號”“長紅”“解放鐘”等各種優質的書峰枇杷品種,其中“早鐘6號”為莆田市投產面積較大、上市時間較早的枇杷品種,令冰雪覆蓋的北國人驚奇叫絕,視為珍品。
“做大產業文章,區域品牌更響亮?!睘榱肆糇∵@一抹“春天的清甜”,近些年,該鄉還緊盯創建農業產業強鎮目標,與福建省好農康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四季有實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向深加工、精加工領域拓展,相繼推出枇杷膏、枇杷凍干果脯、枇杷罐頭、枇杷月餅、枇杷葉茶、枇杷花茶、枇杷果凍、枇杷酒等一系列新產品,把“一顆枇杷”的產業鏈越做越長,帶動更多果農增收致富,拉動書峰枇杷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枇杷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康莊大道。
書峰鄉黨委書記陳洪偉表示,下一步該鄉將繼續與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和引進更優質的枇杷品種,不斷優化種植技術,同時加強對枇杷深加工的研發投入,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的枇杷加工產品,并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多樣化的品牌宣傳活動,講好書峰枇杷的故事,并結合書峰自然風光和文化資源,開發以枇杷為主題的鄉村旅游項目,促進一產“接二連三”、旅游業“接二連三帶一”的融合發展,實現從“賣一季”到“賣四季”。 (陳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