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第四屆兩岸青年信俗淵源徒步研學尋根之旅駐駕莆田黃石谷城宮,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相聚于此,共赴文化尋根盛會。
當日,70多位海峽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團來賓,奉五尊象征“忠、孝、節、義、仁”的福神,從莆田玉湖陳氏祖祠抵達谷城宮,進宮瞻拜。現場,12支民間特色文藝表演隊共300多人身著傳統服飾,用莆田俚語與現代韻律,以喜慶大鼓吹和喧天鑼鼓,列隊迎接,現場莊嚴肅穆又熱鬧非凡。
“‘忠孝節義仁’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歸屬!同胞們來尋根謁祖,兩岸青年的心靠得越來越近。”臺灣桃園白沙屯媽祖聯誼會執行秘書陳玄豐已連續多年參與這項活動,他激動地表示,“今年能從沿海路行走,實地感受這片土地,這種感動無法用言語形容。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到祖國大陸的風土人情。帶著信仰徒步前行,這么多青年信眾參與,兩岸青年在徒步中互相磨合、互相體諒,交流更加頻繁,極大地增進了兩岸民眾之間的感情。”陳玄豐去年帶來8位祖籍福建的臺灣青年參加活動,今年又新增16位新朋友。
活動期間,黃石谷城宮總指揮余金生、董事長張志華與兩岸青年親切交流,圍繞風土人情、宗牒展陳等展開探討,分享創業圓夢故事。張志華說,此次徒步研學以腳步丈量文化根脈,共同的信俗文化造福兩岸,希望未來能到臺灣交流合作。
本次活動研學課題豐富,涵蓋陳文龍尚書公千秋節義文化、媽祖大愛精神文化,還有古石碑拓印、古建筑繪畫研究等。兩岸青年在親身體驗中,深化了對同根同源文化的認同。活動尾聲,兩岸青年齊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祈愿聲響徹天地。此次活動以文化為紐帶,讓兩岸青年在交流中深刻認識到文化認同的重要性,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青春力量,推動中華文脈傳承。 (時報記者 吳芹芹 通訊員 林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