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地頭問冷暖,家長里短解民憂。為深化基層治理效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度尾派出所依托“一村一警”駐村工作機制,組織民警每周下沉轄區村莊,主動排查矛盾隱患、化解糾紛難題,以“腳板丈量民情、真心化解心結”的實際行動,將平安與和諧送到群眾家門口。
駐村聯戶:從“坐等上門”到“主動敲門”
“過去有矛盾得跑派出所,現在民警直接來村里,問題當場就能解決!”村民王大姐感慨道。今年以來,度尾派出所將“駐村工作日”納入常態化機制,每周固定安排民警分片包村,通過“一村一警”模式實現轄區全覆蓋。駐村民警與村干部、網格員聯動協作,深入田間院落走訪摸排,圍繞土地糾紛、家庭矛盾、鄰里爭執等高頻問題建立臺賬,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截至目前,累計化解矛盾糾紛27余起,群眾滿意度達98%以上。
多元調解:矛盾不出村,解法有溫度
“多虧了李警官耐心調解,不然我們兩家可能真要鬧上法庭。”近日,駐村民警通過“情、理、法”三步調解法,成功化解兩戶村民因宅基地引發的積怨。度尾派出所聯合司法所、村委會組建“駐村調解團”,針對復雜矛盾實行“一案一策”,靈活運用法律宣講、心理疏導、鄉賢評議等方式,既解法結又解心結。同時,設立“駐村調解室”,邀請老黨員、鄉賢擔任“和事佬”,打造“家門口的調解站”,讓糾紛在溫情溝通中悄然消弭。
長效守護:平安聯建織密鄉村“和諧網”
駐村工作不僅是化解矛盾的“滅火器”,更是預防風險的“防火墻”。民警通過駐村走訪,同步開展普法宣傳、安防指導、隱患排查等工作,組織村民參與“平安夜話”“法治講堂”等活動,增強群眾法治意識。此外,建立“駐村警民微信群”,實現線上實時答疑、風險預警,形成“腳板+指尖”的雙向服務模式,真正讓警務融入鄉村治理“肌理”。
腳下沾泥土,心中懷真情。度尾派出所將持續深化“一村一警”駐村機制,以“矛盾化解在基層、平安扎根在鄉土”為目標,用民警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為鄉村振興注入平安動能,繪就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畫卷。 (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戴冰冰 吳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