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春日的校園,泥土芬芳,生機盎然。近日,仙游縣度尾中學,一場特別的勞動教育正在展開——該校副校長高國雄、陳凡帶領學生會志愿者團隊共同種下80株茉莉花苗。這場以“勞動育心,綠潤成長”為主題的活動,不僅讓校園披上新綠,更將生態文明理念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成為一堂生動的“生命課”。
學生會的志愿者們早已迫不及待。高二(1)班的朱杉杉同學握緊手中的花苗,眼神專注:“以前只在課本上讀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天親手種下一棵樹苗,才真正理解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活動現場,該校政教處徐老師穿梭其間,講解茉莉花的生長習性與養護技巧:“茉莉喜陽怕澇,澆水要見干見濕……”話音未落,幾名學生已主動請纓,宛如跳動的音符。
春光無限好,細節見真情。在高國雄副校長的示范下,學生們迅速進入狀態。三人一組,分工明確:一人扶苗,一人培土,另一人澆水。男生們主動承擔起搬運花苗的重任,女生們則細心清理根系上的泥土。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浸濕了校服,但沒人停下手中的動作。同學們紛紛表示:希望它能凈化空氣,讓校園更美麗!愿我和茉莉一起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此次勞動體驗植樹節,不僅讓學生體驗“植此青綠、樹立成長”的“田間課堂”,也是一次從“種花”到“育人”的升華,更是該校“五育融合”教育體系的重要實踐。活動結束后,學生會同學將定期開展養護觀察。“勞動教育必須走出課堂,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感悟價值。”高國雄在總結會上說:“茉莉花未來會開花、會結籽,就像我們的教育目標——培養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時代新人。”
這場特別的植樹節活動,不僅讓校園多了一片芬芳,更讓勞動教育煥發新的生命力。當學生們帶著鐵鍬走向花圃時,他們種下的不僅是茉莉花苗,更是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珍視,以及對社會責任的擔當。青春如花,綻放芳華;勞動為筆,書寫未來! (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吳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