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表彰第五屆福建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的決定表彰名單公布,其中,莆田市公安局鎮海派出所榜上有名!
在木蘭溪的悠悠流淌中,鎮海派出所以久久為功的堅守與奉獻,書寫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新篇章。從洪水肆虐到安瀾清波,木蘭溪的變遷見證著治理的智慧與決心,而鎮海派出所正是這份決心的守護者與實踐者。他們以紅色警務、智慧警務、民生警務為“金名片”,讓平安的種子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發芽。
紅色傳承
鑄就忠誠之魂
傳承革命血脈,打造“紅旗警隊”。鎮海派出所以閩中革命精神為指引,打造“紅旗警隊”。從閩中第一個中共支部舊址、中共莆田縣委誕生地——“哲理鐘樓”的革命舊址,到“鎮海110”的黨建品牌,紅色基因在這里薪火相傳。所里有全市唯一一個設在公安派出所的黨建宣講室,常態化開展思政教育,邀請英雄模范到所授課,激發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讓“人民至上”的忠誠警魂熠熠生輝。
突出政治標準,塑造過硬鐵軍。鎮海派出所以政治工作服務保障公安工作現代化為抓手,從嚴治警樹作風、規范執法提質效、從優待警注能量,涵養“善為”“能為”“想為”警隊士氣,以最嚴措施鍛造“人民滿意”的公安鐵軍。建所75年來,鎮海派出所隊伍違法違紀“零發生”。在這里,每一名民(輔)警都懷揣著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奮力譜寫著新時代的鎮海答卷。
堅持黨建引領,擦亮“金字招牌”。以黨建帶隊建、樹典型促工作,“愛民、親民、為民”成為鎮海派出所歷任400余名民警薪火相傳的“金字招牌”。該所還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連續三屆榮膺“全國文明單位”,獲評“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等稱號。
藏藍守護
點亮平安之燈
穿梭大街小巷,守護古府新韻。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繁華與喧囂交織。鎮海派出所以“一張圖”智慧警務新模式,擰緊歷史古街的“平安閥”。無人機高空巡查、大數據平臺實時在線,讓每一處角落都在守護之下。而“古街義警”群防群治隊伍,更是給群眾帶來“看得見的安全感”。在這里,人間煙火氣與平安和諧完美融合。
創新數字賦能,圈層護校安園。針對轄區校園多的特點,鎮海派出所織密內部“過濾網”、壘積外圍“防護墻”。他們創新啟用“護學崗”小程序,研發全市首個校園安全圈層防控平臺,覆蓋轄區79個校園、教育機構,讓科技賦能校園安全治理。成立全市首家校園輔導員法制工作室,落實24小時專線守護,讓孩子們的笑容更加燦爛,家長們的心更加踏實。去年,僅12345平臺收獲留言點贊“護學崗”達60余條。
建立生態警務,護航綠色發展。鎮海派出所牢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托木蘭溪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在河湖警長制的基礎上,聯動法院、檢察院以及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建立“守護木蘭溪”生態警務聯勤體系,健全“一鍵報警”、無人機巡航、視頻聯網監測機制,匯聚河暢、水清、岸綠的數字合力,開展生態保護宣傳活動26場、救助野生動植物19批次,有效處理水源保護問題隱患60余個,生態環境資源違法犯罪“零發生”,沿岸水患的“洼地”逐步蛻變為綠色發展的“高地”。
民生警務
贏得民心所向
優化綜窗服務,辦好便民實事。鎮海派出所開設全市首個“五星級”公安政務服務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先后推出“結婚+落戶”“幸福一件事”聯辦等15項便民措施,119項高頻業務實現“家門口”辦理。依托社區警務室以及公安“微戶政”、社區工作群等線上渠道,每日收集轄區社情民意,建立由“社區民警+網格員”組成的“1+N”流動服務隊,做到急事馬上辦、特事上門辦、難事專項辦,將“一站式服務”延伸至社區每家每戶。
堅持枝葉關情,做實民生警務。小案連民心、解憂贏民心、小事服務大民生。鎮海派出所堅持“破小案、解小憂、辦小事”,以民生警務贏得群眾口碑。他們積極提升偵查質效,創新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推出便民措施,讓每一分努力都化作群眾的滿意與笑容。
倡導文明公約,創新降噪模式。針對轄區因噪聲擾民引發矛盾糾紛數量多的實際,鎮海派出所加強部門協作,推行契約化共治模式,由社區民警與轄區內經營主體、小區物業、活動組織者簽訂城市噪聲文明公約,落實約談通報、定時巡查措施,95%以上的噪聲問題在一線及時化解。
木蘭溪畔,警燈閃耀。鎮海派出所以木蘭溪治理理念為指引,守護著古街老城的新面貌,讓平安與和諧成為這里最美的風景線。他們,是木蘭溪畔最堅實的守護者,是人民群眾心中最溫暖的依靠。 (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