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勁
《天后圣跡圖》(局部)
《天后顯圣故事圖軸》中“收伏二怪”
《天后圣母事跡圖志》中“破魔道二嘉伏地”
《天后圣母事跡圖志》中“凈魔心乘舟顯圣”
清代歐峽《天后圣跡圖》軸中“收伏二怪”畫面,描繪媽祖手握拂塵立于船舶的尾部。據(jù)《天妃顯圣錄》“收伏二嘉”故事可知,前面有位綠衣模樣的人即嘉應(yīng),正向媽祖作揖行禮。船頭的水面上有個紅衣將軍模樣的人即嘉佑。圖像中的媽祖、船舶及布局等構(gòu)思巧妙,不同身份與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和諧完整,并無局促之視覺空間感。清代大幅水陸畫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天后圣母事跡圖志》“破魔道二嘉伏地”“凈魔心乘舟顯圣”畫面、仙游楓塘宮《天后顯圣故事圖軸》“收伏二怪”等畫面,在經(jīng)營位置上均反映出簡潔緊湊的章法,將人物和景物融合一體,多以自然山水為背景,營造出一種“道法自然”的敘事氛圍。設(shè)色清新淡雅,趨于文人畫之特色。用筆線條流暢,人物造型活潑,具有明清典型的仕女畫風(fēng)格特征,頗見南北方民間美術(shù)創(chuàng)作者的功力與修養(yǎng)。
媽祖收伏部將故事版畫中,主要描繪媽祖手舉神器、施展法力的情景。清代《敕封天后志》“收伏二怪”,則描繪海、陸不同空間里的二嘉背部或側(cè)身的動態(tài)形象,并將其置身于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中,提升了敘事意味。
清道光六年《天后本傳》中“邪魔反正”,描繪媽祖收伏嘉應(yīng)、嘉佑二怪為其部將的故事。畫面中二嘉同時出現(xiàn)在媽祖的船前,與收伏千里眼和順風(fēng)耳的場面近似。畫面那些有節(jié)奏的波浪律動,暗示正邪雙方正在進行較量,媽祖拂塵輕揚,邪魔即刻反正。該圖中有題記:“……后大施法力,乃悔罪請宥,并收為將,列水闕仙班,共有一十八位。”
清代《天后圣母圣跡圖志》“破魔道二嘉伏地”,版畫中右下部媽祖立姿且右手揮著拂塵,身后的侍女雙手亦舉起旌旗,左上部繪刻有大客舟于波浪中正向前方,與拂、旗的動勢線構(gòu)成“<”形之畫面布局,讓左下角嘉應(yīng)現(xiàn)身并誠心跪伏于飄云上,呈現(xiàn)出意趣盎然的視覺效果。
近代《林媽祖志全圖寶像》中有九幅“揮劍天妃”圖,都是媽祖降服妖魔和抵御外寇的傳說故事。譬如,第十八回媽祖以智慧力降服二魔。出鞘的寶劍也是點到為止,增添了威嚴(yán)感,不僅能夠有效震懾二嘉,使其皈正,還以慈悲、大愛之心度化,讓其為我所用、造福于民。
綜上所述,可知媽祖與宋代朱氏兄弟的淵源與關(guān)系。而媽祖與宋代朱氏兄弟特定的圖像敘事,也讓“顯濟廟”“琳井朱氏大宗祠”成為社會生活中的有機關(guān)聯(lián)部分,極大地豐富了媽祖文化的“文獻主題”藝術(shù)。
《敕封天后志》中“收伏二怪”
《天后本傳》中“邪魔反正”
《天后圣母圣跡圖志》中“破魔道二嘉伏地”
《林媽祖志全圖寶像》中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