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莆田市省政協委員小組提交集體提案《關于推進專門學校建設,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提案》。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時有耳聞,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專門學校是教育矯治有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學校,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普及基礎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莆田市專門學校為例,2022年底,莆田市在全省首家探索建設專門學校,由市公安局牽頭,對秀嶼區一初級中學的閑置校區進行改造,并于2023年2月7日開門辦學。學校運行以來成效明顯,僅2023年,全市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和抓獲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數分別同比下降明顯,成功扭轉了2018至2022年連續五年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上升的局面。
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工作,不僅是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現實需求,也是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福建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全省各設區市共有五所專門學校,2023年福建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工作的實施辦法》,為相關工作提供了具體指導。
針對當前我省專門學校數量不足、專門矯治教育分區管理及課程設置不完善等問題,該提案提出建議:
在規范化建設上發力,加強教育領導。推動完善專門學校立法,強化制度保障。明確專門學校的辦學主體和性質、辦學資質,落實人員編制、財政拔款、政策支持等。將專門學校建設納入全省教育發展規劃體系,鼓勵各地市因地制宜探索專門學校建設和教學管理制度機制創新實踐。成立省、市、縣(區)三級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規范收生入學、結業轉出的聽證等程序,實現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省直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文件要求,認真研究解決專門學校在申請設立、師資隊伍建設和經費投入保障等方面的問題,以切實可行的舉措,推動專門學校正規化建設、規范化運轉。
在常態化辦學上用心,提高教育質量。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各專門學校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專門學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加強教師的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吸引更多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專門學校的教育事業中。在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開展分級分類教育矯治,完善適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教育矯治體系,制定符合專門學校特點和學生實際的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把教育矯治內容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及職業技術教育有機結合,注重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育。
在制度化運行上著力,凝聚教育合力。建立職能部門協作機制,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13個成員組成單位,進一步厘清職責界限,按照各自職責,建立分工協作、運轉協調的工作機制,定期研究問題,推進工作落實。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對專門學校的建設和管理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確保學校能夠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規范運行。建立工作成效鞏固機制,特別是學員離校幫扶機制,幫助已結業離校的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避免重新犯罪,鞏固矯治教育成效。探索建立校務管理工作機制,加強專門學校內部管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加強與普通學校、社區、家庭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時報記者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