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清水
一
她一直都沒有老去,一千多年來
她和所有同心同德的人,迎來新的芳華
擁有年輕的心,每一個人都是媽祖
在人間“立德、行善、大愛”,送出祝福
她也像海上耀眼的燈塔,當航海的人
在海上迷宮般找不到一個出口時
女神的光輝在海面上光芒萬丈,指引回家的路途
也守護著漕運海事平安、風調雨順
當人們喊出媽祖時,苦難就消解一半
在她面前點上一炷清香,插入古爐中
你的疼痛與悲傷就被治愈,她慈眉善目地
凝視著你,催開了你心中的郁結
——媽祖啊,我爬上九十九級臺階,匍匐的那刻
一股暖流從我的頭頂流向心底
二
當他們談及星辰大海,媽祖的故事
就不能被回避。那些故事和島嶼上的磐石
一樣古老和厚重,一千多年來
跟隨云海翻滾,又春盡潮嶼。湄洲島
有數不盡的風聲和浪濤,也有慈航普渡
大愛無疆的媽祖,她在島上點亮萬千的星辰
她在人心里種下春天——斑斕的世界
花開坦誠,心域大方,媽祖的善行、善念、善心
與所有敬仰者一道布局愛與善的版圖
從宋代雍熙年間開始,媽祖的愛
就帶著一個“默”字,行善不與人知
卻如月光照亮漆黑的小路。媽祖不會啼哭
海浪足夠大聲,她把聲音留給求救的人
讓他們和自己心有感應——那時,她顯身
在湄嶼上空救難扶危,給世人溫柔和安撫
她像個母親,回應你的訴求
三
她終于孤獨了下來,變成了我們心里的神
居廟堂上,在靜穆中享受了香火的遼闊
人們可以親切地稱她為
——娘媽
親切的稱呼,一下子就將我們的距離拉近
可以話家長,可以訴苦衷,也可以掏心窩子
如果你要馳騁海疆,從一個夢到另一個夢
需要將瓷器、茶葉運抵彼岸
如果你遇見了狂風暴雨,船將沉沒
幽暗中需要微弱的光芒降臨,那就扶著桅桿
不念她的圣號,請叫她:媽祖
她會像母親不知疲倦趕來,止息你的
恐懼和膽寒的靈魂
如果你看見了她,她一定是從宋朝而來
樸素得像一個小小的村姑
提著紅色的燈籠,照亮了海面
等你認清她時,她便會一直活在你的心間
也會一直活在這世間的每一片海域,不朽的
媽祖,在三月廿三凌晨重生
四
山海之間,湄洲女的形象深深嵌入
世界信俗的勛章,耕山種海,湄洲女的一生
面向時光,背向火焰,一生都在練習
平安與思念的學問,一生都在眺望大海
她們把夢想搬到海上,把生活的繩
系在媽祖的腳下,海浪打到哪里,故鄉就在哪里
她們臨危不懼,個個像媽祖一樣大愛
她們從來不曾遺失理想,她們著裝
——“帆船頭、大海裳、紅黑褲子”
在海上學習國畫大師用白描的手法
將苦難留白。她們知道生活是什么,也知道
人生像水碓連續旋轉的真理
推著日子到達彼岸,到達生活佳境
五
有福湄洲,被媽祖的愛祝福的地方
山海豁然,鮮花盛開在生命的傷口上
時光的光束打在黑暗的路途上
媽祖,她通曉命運的圖騰,為人世間
注入和風細雨,隨風搖曳的樹木和新綠
鞏固山河的骨骼,春天蜂擁而來,善舉和仁愛
也隨之而來,海上的“布達拉宮”建筑
托起湄洲島的靈魂,山島之間,亭閣式檐翼
似乎也在述說著什么,那些檐脊雕刻、連珠疊尖和瓦片
敞開著各自的力量,守護一方平安
——媽祖,讓危難的船舶安穩靠岸,顛簸的海浪
也平息它的怒吼,媽祖坐立在我們心中
禳災賜福、除痛去疾,幫助漁民抵御風浪
一種無形的力量,奔向遠方
我看見頭戴冕旒、身著霞帔、手執如意的媽祖
永遠站在我的身后,她像我的海岸和碼頭
永遠容得下我平安歸來
六
南洋似乎并不遙遠,鄭和
下西洋,劈波斬浪地行駛在大海上
和海搏擊,也和海相遇,當他到達
印度、錫蘭,迎回佛牙不是虛構的神話
神,從黃昏時分
經過黃昏的大道,傳播。海絲路上
海潮互相舔舐,姿態并無什么不同,一艘船
和許多艘船互為依賴,穿梭于海上
到達泰國、馬來西亞和阿拉伯半島,明朝的船隊
第一次涉及東非大陸,第一次播撒東方信仰
瓷器和茶葉,奔赴著烈火與永生
媽祖以另一種身份,安家于大洋彼岸
成全、賜予和救贖不安的靈魂
在那里,媽祖開始了新的普渡和祝福
不同膚色,不同的信仰,碰撞交流
火花一般地閃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