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琰 許平
林默的哥哥在海上遇難后,全家人哭得死去活來。默娘因沒能救回哥哥,心里十分悲傷,流著眼淚跪在母親面前說:“女兒不能救回哥哥,讓母親傷心,這是女兒的不孝啊!”
母親扶起默娘,哭著說:“天要絕你哥哥的命,怎么能怪你呢?可憐你哥哥將葬身魚腹,叫娘怎么能心安啊……”說著,又大哭起來。
默娘看見母親這么傷心,真是心如刀割。她安慰母親說:“媽不要傷心,女兒這就到海上,把哥哥的遺體找回來!”
一聽默娘要出海尋找哥哥的遺體,母親和嫂嫂怎么說也要跟著去。
她們來到海邊,只見礁下海浪呼嘯洶涌,海面上霧氣彌漫,頭頂電閃雷鳴,忽地狂風(fēng)大作,轉(zhuǎn)眼間就下起了暴雨,林默的母親大叫一聲:“兒啊!”接著就要投向大海。
默娘緊緊拉住母親說:“媽,你先不要著急,女兒自有辦法?!闭f著,雙手合十,嘴里默默誦道:“天神水神,至圣至靈。弟子林默,已到海邊。今欲渡海,尋兄尸身。祈求佑護,不可遲延?!?/span>
默娘話剛說完,馬上雨歇云散,風(fēng)平浪靜。不遠外,漣漪串串、浪花輕舞,一位水神徐徐升起,恭敬地站在浪頭迎候。林默的鄉(xiāng)親和嫂嫂見這一情景,心里有點害怕。默娘將母親和嫂嫂領(lǐng)到岸邊一處避風(fēng)的地方,隨即獨自飛身入海搜尋。當(dāng)她游到一個巖洞前,發(fā)現(xiàn)一群妖怪在洞內(nèi)搶食她哥哥的身體。
默娘怒從心起,大喝一聲:“大膽妖孽,休要猖狂!”說著就沖進巖洞內(nèi)。
領(lǐng)頭的一個妖怪,用股叉指著林默喝道:“何方來的女子,竟敢闖進洞府來管閑事?如若識趣,速速退走!不然的話,休怪刀叉無情!”
默娘輕哼一聲,道:“小妖死到臨頭,還敢逞兇?你們敢與我到洞外一見高低嗎?”說著便向洞口走去。
群妖以為她要逃走,紛紛嚷叫:“抓住她,不要讓她跑了!”并從洞內(nèi)追了出來。
這時,默娘從頭上拔下一根銀釵,輕輕地向上拋去。霎時,頭頂上金鼓齊鳴,霞光萬道。妖怪們頓時覺得兩眼發(fā)黑,個個倒在地上叫苦連天。
這事驚動了龍王,他以為海底發(fā)生什么禍亂,就親自帶領(lǐng)蝦兵蟹將趕來。一看,是妖怪與默娘在爭斗,便命令兵將把妖怪捆綁起來,押送到水牢里去。
林默向龍王道謝后,返回巖洞,抱起哥哥的遺體回家去了。
帆髻示志
莆田地區(qū),一些上了年紀的婦女,都梳著一種很別致的帆發(fā)髻,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冠”。相傳這種發(fā)髻是林默設(shè)計的,她生前最喜歡這個樣子的梳妝,因此人們稱為“媽祖髻”。
傳說默娘生得十分標(biāo)致。十八歲那年,父母正為她的婚事操心,默娘卻無緣無故酣睡了三天三夜。醒來后,她打了三盆水,洗了三次頭發(fā),然后把自己關(guān)在閨房里,慢慢地梳理。她先把頭發(fā)分成左、中、右三部分,然后把中間部分梳成螺髻,接著再梳左右兩邊。最后髻中間插一根銀針,針上系一條紅線……
默娘梳呀梳,整整梳了三天三夜。當(dāng)她梳好頭發(fā),打開房門站在家人和眾漁女面前的時候,大家都看呆了,只見默娘變得更加嫵媚,更加漂亮了!眾漁女紛紛向默娘請教梳法,默娘笑了笑,就把梳法教給大家,并對父母說:“阿爸阿媽,你們看,我已梳好了冠。這上面,髻為帆,針為錠,線為纜。我已把身心許給了大海,請阿爸、阿媽不要再為女兒的婚事操心了……”
父母知道她的心志已定,也就不再勉強她。后來,默娘羽化登仙了,莆田地區(qū)的漁女們一旦出嫁,就一定梳這種帆形髻,以此來紀念默娘,也表示她們對海神的虔誠敬意。(選自《媽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