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勇
生活在水邊的人們是幸福的。
萩蘆溪是涵江人民的母親河,孕育著白沙這片地靈人杰的神奇大地,滋養(yǎng)著兩岸人民質(zhì)樸的鄉(xiāng)村生活。其秀美、溫婉、清凈,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美好夢想,托起一個個沉甸甸的希望。
家鄉(xiāng)田厝村地處萩蘆溪畔,世世代代的人民,享受水的恩澤,感悟水的靈秀。
萩蘆溪是我市獨流入海的主要河流之一。其上游有二源,西源出自仙游縣東北部山地,北源與永泰縣交界,流經(jīng)莊邊、白沙、萩蘆,在江口鎮(zhèn)注入興化灣,流向臺灣海峽。萩蘆溪干支流總長150公里,流域總面積709平方公里。
萩蘆溪流淌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眾多風(fēng)流人物。如果將吳圣天妃的故居遺址游洋興角山,史學(xué)家鄭樵的故里白沙廣山,御史江春霖的故鄉(xiāng)萩蘆梅洋,連成一個三角形,那么,這條蜿蜒曲折的萩蘆溪,就是三角形當(dāng)中自上而下劃出的一道美麗弧線。流經(jīng)的著名景觀有外渡水庫、太平陂、南安陂等。多彩多姿的山村文化,就像一部錄像機一樣,將所有從它周圍經(jīng)過和發(fā)生的事情錄制,存放在它的記憶里。在萩蘆溪白沙段,吞漢將軍悲壯跳潭的氣節(jié),令人唏噓不已。相傳兩千多年前(西漢東越王時期),西漢朝廷認(rèn)為東越王余善與南越密通,在滅南越后,派楊仆率部隊駐扎在閩越邊界,準(zhǔn)備征伐東越。余善感到自己蒙冤,下令騶力為“吞漢將軍”,與漢軍展開激烈戰(zhàn)斗。后寡不敵眾,官兵繳械投降,唯有騶力誓死不屈。殺出重圍后,跑到白沙港頭三門車一懸崖處跳崖殉義。為紀(jì)念騶力英勇不屈的精神,后人稱此深潭為“將軍潭”。
萩蘆溪,彎彎曲曲,輾轉(zhuǎn)村落田疇,如一條長長的綢帶,飄蕩在蒼翠的群山峻嶺中。溪流潺潺,生生不息,匯集了無數(shù)山澗溪水,把一路山地上吸納的靈氣全在這里釋放了出來,造就了一段段美景。雨后,青山綠水,霧氣繚繞,輕盈縹緲,像一幅幅水墨丹青畫,宛如人間仙境,美不勝收。萩蘆溪極具個性,平緩處如長袖寬衣,疏朗開闊,清澈見底。外渡水庫,碧波蕩漾,煙波浩渺,水光山色,清新醉人。遠看一片綠,近掬一手白。飛瀑直下,蔚為壯觀。萩蘆溪是白鷺的天堂,每天大約有幾百只白鷺在溪面飛翔、棲息,自由自在的神態(tài),悠閑而安逸。溪中還生長著大片蘆葦,纖細(xì)的枝干生出一簇簇白花,花開似雪,隨風(fēng)飄蕩,裊裊婷婷,紛飛如夢。
我生于斯長于斯,對故鄉(xiāng)特別有感情,經(jīng)常回老家去溪畔走一走,看一看,享受大自然的氣息,妥帖安放心靈,洗滌滿身的疲憊與俗念。前段時間,有好朋友來白沙玩,說這里的空氣似乎飄著甜味,感覺很舒服。在溪流綠海深幽處,不時傳來幾聲狗吠和雞鳴,原來兩岸隱藏著一個個如詩如畫的美麗村莊。我不禁想起梅堯臣詩句“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想起了陶淵明筆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
萩蘆溪是清凈的,如玻璃般透明。鵝卵石隨處可見,沙子柔綿細(xì)膩。兩岸倒映婆娑的樹、湛藍的天,連云朵飄動的姿勢也隨著水紋搖晃,溪畔周圍的一切倒映。溪里游動著各種魚蝦,有鯉魚、鯽魚、鳙魚等,吸引了好多人前來垂釣。
每到清晨,溪邊綠道上,群眾休閑健身,呼吸新鮮的空氣;臨近黃昏,炊煙裊裊升起,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或躍入溪潭,泡去身上的汗水和疲勞;或在臨水之濱,納涼消暑拉起家常;夜幕降臨,萩蘆溪之畔,更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天堂……一條溪,見證著溪水兩岸的人們多少山盟海誓。
生在溪邊,長在溪邊,日日枕著溪水的柔波同眠。萩蘆溪,永遠賦予兩岸大地詩性與哲思之美,早已化作一條精神溪流,緩緩流淌在我的心靈世界。
英國作家拉加托斯曾說:“別小看水,它是宇宙的縮影。”有時候我站在萩蘆溪畔,凝望著潺潺的流水,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孔子有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人生如斯,韶華易逝,要好好珍惜時光,活在當(dāng)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