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月7日,農歷正月初十,涵江區霞徐社區順濟廟迎來了一場熱鬧非凡的元宵盛會,現場處處洋溢著喜慶與歡樂,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紛至沓來,共赴這場傳統節日的盛宴,大家紛紛駐足拍照留念,定格美好瞬間。
活動現場,最吸睛的當屬那引人矚目的“巨無霸”紅團。這大紅團直徑達88公分,以香甜的綠豆為餡料,軟糯的糯米做外皮;紅團正中央,一條紅色巨龍栩栩如生,仿佛正要振翅騰飛,寓意著中華民族作為龍的傳人,生生不息,也飽含著人們對風調雨順、萬事順遂的美好祈愿。值得一提的是,霞徐社區制作超大紅團的元宵習俗源遠流長,自清朝起便一直延續至今。這個超大紅團的制作過程極為考究,不用任何模具,全靠手工打造。從表面的龍圖案便能看出其精湛工藝,龍頭威風凜凜,龍眼炯炯有神,龍身蜿蜒矯健,龍爪剛勁有力,龍鱗排列整齊,每一個部分都經過精雕細琢,凝聚著工匠們的心血與智慧,力求將每一處細節都做到極致。在超大紅團的周圍,56個小巧玲瓏的小紅團緊密環繞,宛如眾星捧月。再配上一圈小巧可愛的福橘,紅與黃相互映襯,格外亮眼,象征著56個民族緊密團結,福澤遍布中華大地,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霞徐社區的“春景齋菜”同樣大放異彩。春景齋菜作為祭媽祖的供品,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它們以面粉為原料,經巧手捏塑,或化身各類魚蝦,靈動鮮活;或變作瓜果蔬菜,鮮嫩欲滴。每一件作品都色彩鮮艷亮麗,形態栩栩如生,每一處細節都展現出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堪稱融手工、雕刻、繪畫于一體的藝術杰作,引得圍觀市民和游客們贊嘆連連,紛紛豎起大拇指。“春景齋菜”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北宋時期,千百年來,它始終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愿,歷經歲月變遷,如今依然是元宵佳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見證著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發展。
現場,爭奇斗艷的百花宴同樣備受矚目。這些鮮花均采摘自轄區居民家中最新鮮的百種花卉,寓意百花齊放、迎春納福,承載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舞龍、車鼓隊等民俗表演也輪番上演,舞龍者們身手矯健,巨龍在他們的舞動下時而盤旋,時而騰飛,活靈活現;車鼓隊的隊員們則激情澎湃,鼓點鏗鏘有力,節奏明快熱烈,現場氣氛被一次次推向高潮,群眾們的喝彩聲、歡呼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在人群中,有一位特殊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巴西閩南同鄉聯誼總會常務副會長劉志斌,已經15年沒有回國過春節的他,此次回到家鄉,看到如此熱鬧的元宵盛況,心中滿是感慨與親切。他激動地說道:“第一次看到這么大一個紅團,小時候我也參與做過紅團,滿滿的都是回憶。今年特地帶著孩子一起回來,就是想讓他感受咱們莆田濃濃的文化氣息。雖然他在巴西出生,但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記自己是地道的莆田人。”劉志斌的話語,道出了無數海外游子對家鄉的眷戀和對傳承中華文化的堅定決心。
這場元宵盛會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更是一次社區居民歡聚一堂、共慶佳節的美好時光。在這里,人們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也領略到莆田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 (時報記者 吳芹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