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發揮共青團引領凝聚青年的重要職責,著力做好青年人才的“引才、育才、用才”文章,秀嶼團區委積極搭建社會實踐平臺,引導學生立足專業所長參與實踐,推動高校與地方實現人才共育、平臺共建。日前,在秀嶼團區委的組織和支持下,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鼎新納‘福’‘建’本清能”就業實踐支隊在秀嶼開展的寒假社會實踐任務圓滿完成。
實踐隊一行人來到福能新能源公司,先后參觀了該公司文化展廳、智能安全體驗館、集控中心,并詳細了解了該公司發展概況、企業文化理念、綠色清潔能源儲備項目規劃等。
隨后,實踐隊一行人來到莆田市匯龍海產公司,參觀了企業鮑魚出口和內銷產品系列,了解鮑魚制品的工藝和市場特點,以及水產精深加工形成的產業帶動作用。現場,秀嶼區副區長王浪為學子們介紹了福建秀嶼海洋經濟產業科創聯盟及海洋漁業、海上風電、養殖網箱風機融合應用、冷鏈倉儲等項目。
最后,實踐隊的學生們與王浪副區長及政府、企業代表開展座談,深入探討秀嶼區在海上風電和漁業等領域的具體實踐和成就。
此次學習實踐活動,讓學子們了解了秀嶼區在海上風電和漁業等領域的具體實踐和成就,也加強了高校與秀嶼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促進了產學研的深度融合。下一步,秀嶼團區委將發揮自身優勢,繼續打造人才學習實踐平臺,為秀嶼人才強區戰略提供有力支撐。(時報記者 林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