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柱 文/圖
2024年12月21日上午,我和鄭宇、戴劍華一起來到秀嶼區(qū)魏厝村石門山上的云門寺,參觀位于寺西邊圍墻外(屬秀嶼區(qū)月塘鎮(zhèn)聯(lián)星村前蔡自然村)的一通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閏十月立的孝子許天麟功德(殘)碑。碑寬148厘米,高187.5厘米,厚25厘米;底座寬154厘米,高35厘米。碑文落款“時至正二十五年歲次乙巳閏十月,中憲大夫、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司廉(訪)使、孫三寶撰文,敕賜萬安永福禪寺、重興開山住持比丘、男心燦(許天麟次子)謹書,朝列大夫、興化路總管兼管內(nèi)勸農(nóng)防御事、曾孫許元瑛,敬同中奉大夫、福建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從二品)、曾孫男林元珙重立?!?/span>
▲孝子許天麟功德(殘)碑
▲孝子許天麟功德(殘)碑局部圖
▲孝子許天麟功德(殘)碑局部圖(落款)
我查閱福建省第一部通志、明代莆名士黃仲昭修纂《八閩通志》卷之三十·秩官·元·福建行中書省“參知政事”條目(第857頁)缺少福建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林元珙的記載;《八閩通志》卷之三十五·秩官·歷官·興化府·元“興化路總管”條目(第1021頁)缺少興化路總管許元瑛的記載。之后的三版《興化府志》、四版《莆田縣志》及三版《福建通志》皆未記載。1994年10月出版的《莆田縣志》和2001年11月出版的《莆田市志》也未記載。
另我查閱(明)周瑛、黃仲昭著,弘治十六年(1503)書成刊行,清同治十年重刊《重刊興化府志》卷之五十四·工紀三·外紀“莆田縣歸并叢林”一則(第1390頁),記載“萬安永福禪寺,……元至正十四年(1354)俱火。是年,僧霞谷狀其事,請合為一。十五年,總賜今額?!卑l(fā)現(xiàn)萬安永福禪寺住持許心燦(號霞谷)的簡介不詳。
茲整理、摘錄碑文,以填補林長珙、許元瑛的史料空白;以及補充林德隆、許心燦的史料。
許天麟生長子會生(字文卿),會生生次子許德?。ㄋ镁肆质?,更改姓名為林德?。?,德隆“字孔碩,嗣舅林氏,主游洋簿、宰莆田,咸有政跡。升府秋官,囹圄以清。未幾,朝命二守,民安政通,遂升正守(興化路總管)。階朝列大夫。”生二子,“長(子)元珙,字彥方,后林氏。天性沖澹,有文武材。繇惠安尹,調(diào)興化判官。升總管福州路事,階中奉大夫。”
“次(子)元瑛,字彥成,后許氏(更改姓名為許元瑛)。有氣岸。繇閩省行人,倅州福清,繼讞漳州,調(diào)?。ɡ韱査├韱?,官升總管興化路事,階朝列大夫?!?/span>
“心燦,號霞谷。遍參叢林,分座龍華。歲甲午(元至正十四年,1354),城東水陸、永福二寺暨浮圖,俱化為焦土??な枵堉飨?,于是混兩宗為一剎,奏圣旨加‘萬安永?!~,視舊制為益新。其浮圖則驅(qū)石而鼎建焉。為法瑞世,為莆盛事?!?/span>
《重刊興化府志》卷之二·吏紀三·元興化路“總管”任職年表記載至正二十一年(1361),林德隆為總管。至正二十六年(1366),王良玉為總管。而至正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1362—1365)間,缺少總管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