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劉元良 吳曄卿
202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
實現18個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全覆蓋,成立服務民營經濟、鄉村振興、“柚相鄰”等委員聯系點,有效延伸基層協商觸角;開展調研視察20場次,報送調研報告14篇;整理上報社情民意信息52條,被全國政協、省政協采用10篇;立案交辦提案168件,5個提案形成提案故事入選市政協《呼應·提案故事》;政協文史工作做法在全省市縣政協主席工作座談會上交流發言……
翻開仙游縣政協2024年履職日歷,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成果見證著縣政協和全體委員高質量履職盡責、高效能服務發展的堅實足跡。
縣政協召開知情明政通報會
這一年,仙游縣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政協精心指導和中共仙游縣委堅強領導下,主動謀事、務實干事、努力成事,各項履職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彰顯政協之“政” 把牢方向筑根基
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根本政治原則,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堅定政治方向同心同行。牢牢把握人民政協的政治屬性,旗幟鮮明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引領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在縣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貫徹落實縣委對政協工作的部署要求,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年度重點工作及協商計劃報請縣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后實施,確保政協履職與黨政工作同頻共振、同軸共轉。
仙游縣召開縣委政協工作會議
強化理論學習入腦入心。完善常態化長效學習機制,持續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今年以來,共組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15次,黨組會議和主席會議集體學習24次、開展專題學習研討8次,常委會會議專題學習4次、委員暑期讀書班1期。
縣政協開展2024年度暑期讀書班活動
聚力黨建引領高質高效。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將抓黨建責任納入年度目標工作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縣政協黨組成員聯系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中心組黨紀學習7次、研討交流4次,警示教育3次。先后組織機關黨員干部開展“聚焦文旅融合,建言鄉村振興”等12次主題黨日活動,提升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嚴格落實黨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全年召開黨組會議專題研究意識形態工作3次,堅決守牢意識形態陣地。
獻好政協之“智” 協商議政促發展
始終聚焦主責主業,積極協商議政,在融入大局、服務大局中激發“政協之能”、彰顯“政協之為”。
在聚焦改革發展中“商”出質量。認真落實年度重點協商工作計劃,以“改善和提升我縣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文旦柚產業健康發展”為主題,召開2次議政性常委會會議進行專題協商,協商成果得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相關建議被采納落實。此外,圍繞“蔡襄文化保護和發展”“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打造美麗鄉村”“促進生活服務業發展”等重要議題開展協商議政,形成一批較高質量的建言成果,向縣委縣政府報送調研報告14篇。
縣政協開展“促進文旦柚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專題調研活動
縣政協開展2024年為民辦實事項目民主監督活動
在關注熱點問題中“督”出水平。組織開展“香產業和工藝美術產業融合發展”“農村污水治理項目”等民主監督視察,推動解決項目和產業推進過程中的短板和困難。將協商貫穿于提案工作全過程、落實到提案工作各環節,全年共審查提案197件,立案交辦168件,篩選5件重點提案由縣政協領導和各專委會督辦,其中“關于加強民用天然氣安全使用管理的建議”“深入推進仙游文旅融合發展的建議”形成重點提案辦理協商報告。選派委員擔任特約監察員、人民監督員等開展民主監督,促進部門工作改進。組織委員參與自然資源、城鄉建設領域聽證會和法院庭審等活動,進一步凸顯政協監督實效。
在傾力民生福祉中“干”出成效。圍繞“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保障群眾財產安全”“落細落實教師家訪制度,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等群眾關切的議題深入調研,就“加強公園及休閑場所管護”議題開展民生論壇活動,通過“小切口”議題來服務“大民生”。依托委員聯系點深入開展“有事xian協商”,先后圍繞“提升社區食堂餐飲服務水平”“民用天然氣安全使用管理”“祠堂文化傳承與弘揚”等向群眾尋計問策。收集社情民意信息78條,其中《公用事業價格變動需進一步規范透明合理》被全國政協采用,9篇被省政協采用。
發揮政協之“能” 強化引領聚共識
始終把凝聚共識擺到突出位置,不斷暢通聯系渠道,深化合作共事,努力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廣泛參與強合作。加強與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合作共事,積極組織各參加單位參與政協組織的各類視察調研活動,參與大會發言,提交集體提案11件,其中《關于弘揚吳媽信俗文化,打造國家級對臺交流基地的建議》《關于深入推進涉臺文物保管工作,喚醒‘遷臺記憶’的相關建議》等提案的落實,助推仙臺兩地聯絡聯誼。開展“積極培育涵養新生代華僑資源”專題調研,協同組織舉辦印尼仙游鄉親尋根團返鄉尋根活動,進一步密切與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僑團的溝通聯系。
市政協“雙走進”活動推進會暨仙游臺創園15周年成果分享會在仙游縣召開
團結聯誼增共識。落實政協領導走訪委員、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等制度,深入委員所在的單位、社區、企業等,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等重要會議精神,開展“品味優秀傳統文化”等讀書分享活動2場。開展“雙走進”專項活動,邀請臺胞臺企參加政協活動20人次,助力解決臺企實際問題5個,促成委員與臺胞結對交友30對,配合市政協舉辦仙游臺創園15周年成果分享會暨“雙走進”專項活動推進會。
宣傳引導聚人心。積極做好政協新聞宣傳工作,認真完成省、市政協以及外地政協來仙開展考察、調研等工作的服務保障,注重在服務保障中講好仙游故事。加強文史資料成果轉化,編輯出版《仙溪稽古》。組織人員前往廈門參加第七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黨建帶動 政策驅動 網格聯動》在論壇上作書面交流。
夯實政協之“基” 履職能力再提升
始終把強化自身建設作為重要任務,全面增強履職本領,把政協工作往深做、朝實干、向前推。
激發委員擔當作為。健全政協常委履職述職、委員年度履職評價等制度,通報表揚70名履職積極的政協委員,評選表揚年度好提案、優秀社情民意信息,充分激發委員履職動力活力。開展委員走訪活動,共走訪委員165人次。建立健全情況通報制度,邀請縣政府、法院、檢察院及縣直有關部門到政協通報情況,為委員知情明政和參政議政創造更多的條件。加強委員履職培訓,常態化組織讀書分享活動,利用委員微信群等引導委員學習黨的創新理論。
縣政協開展“書香政協 品味優秀傳統文化”讀書分享活動
縣政協在仙游縣鄉村研究院設立委員聯系點
積極搭建履職平臺。完善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建設,提請縣委任命鄉鎮(街道)副書記兼任政協聯絡組組長。新增服務民營經濟(經濟開發區)、“柚相鄰”(度尾)等委員聯系點,基層委員聯系點已達15個。進一步發揮“委員河長”工作機制作用,組織委員河長開展巡河210人次,反映各類問題25個,助力河清水凈。
做優機關服務保障。積極爭取縣委支持,考錄調入事業干部3名,兼任專委會聯絡員,逐步解決“一人委”問題,專委會綜合功能和履職效能不斷提升。承辦“兩會精神見行動·木蘭溪畔踐初心”暨省市縣三級政協機關青年干部植樹活動,開展“喜迎國慶 親近自然”干部職工登山等活動,增強機關干部團隊協作意識。加強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市、縣實施辦法,支持派駐紀檢監察組開展工作,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2025年,縣政協將更加注重提升調研的深度、協商的廣度、議政的高度、建言的精度、監督的力度,主要圍繞20個課題開展協商調研,全力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仙游實踐……”這是十四屆縣政協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的一致共識。中流擊水,奮楫者進;千帆競發,勇進者勝。縣政協主席林志良表示,新征程上,縣政協及廣大政協委員必將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凝心聚力、奮勇爭先,為全縣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劉元良 吳曄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