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連日來,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結合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專項整治工作,走進保利香檳公館、壺山學苑等小區(qū),廣泛開展“10分鐘消防小課堂”活動,與居民圍坐在一起,面對面溝通宣講,讓消防安全知識更接地氣、入人心。
“大媽,您知道電動自行車應該停放在哪里充電嗎?”“剛剛看到你們小區(qū)有些樓道口停放了電動自行車,這種行為是不對的,電動自行車一旦起火,毒煙可迅速覆蓋整個樓道……”活動中,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宣傳人員在集中充電處、樓道口、小區(qū)宣傳欄等顯眼處張貼電動車警示海報,同時利用小區(qū)居民夜間集中跳廣場舞、飯后圍坐聊天等特點,在小區(qū)廣場就電動自行車起火的危害、為什么易造成人員傷亡、如何防范電動自行車火災、發(fā)生火災如何自救以及居民在電動自行車充電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等方面向小區(qū)居民進行深入的剖析和講解,提醒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消防安全,嚴禁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停放電動自行車、堆積雜物,嚴禁電動自行車私拉亂接充電或“飛線”充電,引導居民養(yǎng)成安全充電、規(guī)范停放的良好習慣。
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將持續(xù)以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消防安全知識傳達給廣大群眾,讓“書面語”變成“家常話”,讓消防安全知識深入人心。 (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卓麗清 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