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陳夏南
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
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
舉辦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
開展“委員河長”工作推進會
開展提案辦理協商
召開政協常委會
深入臺企現場調研
在委員工作室開展協商活動
走訪駐外聯絡組
組織委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時間鑄就堅實的步履,歲月鐫刻奮斗的印跡。
2024年,秀嶼區政協即將走過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共秀嶼區委堅強領導下,區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各項工作提質增效、穩步推進。
這一年,區政協始終堅持講政治、守初心,牢牢把好行穩致遠“方向盤”。
這一年,區政協始終堅持勇擔當、善作為,全力譜好助推發展“協奏曲”。
這一年,區政協始終堅持強主責、聚共識,主動練好協商議政“基本功”。
這一年,區政協始終堅持齊眾心、匯眾力,努力畫好團結奮進“同心圓”。
這一年,區政協始終堅持提素質、強本領,全面樹好嚴實履職“新風貌”。
以學鑄魂,提升履職新高度
把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黨組領學、專家導學、支部共學、個人自學、交流促學,帶動委員參與共學,進一步筑牢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
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緊扣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目標要求,組織專題學習研討,講授專題黨課,在委員中同步開展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輔導講座,不斷加強思想淬煉、理論熏陶。
始終扛牢政治責任,嚴格落實請示報告制度,認真履行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全年主動向區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重要工作10余次,召開黨組會議12次,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協會議、視察調研、民主監督、凝聚共識等各個環節,始終在黨的領導下主動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
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利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常委會、機關黨支部主題黨日等學習契機,開展集中學習40余次,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理論學習全覆蓋。
讓讀書成為委員履職“新常態”,組織50余名委員和機關干部赴武夷山干部培訓中心開展履職能力提升培訓,在專題講座、實地考察、現場教學中將理論同實際結合、向履職聚焦。
實干賦能,彰顯履職新擔當
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為載體,緊扣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精準發力,為助力“五區”建設履職盡責。
班子成員牽頭抓好產業發展招商,積極組織相關企業參加良之隆·2024第七屆中國湘菜、第二屆中國渝菜食材電商節,獲得意向訂單超2.4億元;協助海洋經濟產業鏈在重慶設立南日島海產直銷店;鮑魚科技產業園入駐企業6家,正在對接洽談14家。
指導辦好“秀出優品,嶼你共享”“秀出優品,全閩樂購”莆陽迎春年貨促銷、年貨展銷,精心承辦“五彩秀嶼·食全食美”攝影、詩詞、書畫展系列活動,全力推進秀嶼食品產業品牌提升、食品工業健康發展。
積極投身新能源、文旅、數字經濟等產業鏈發展,以及區委安排的重點項目、信訪維穩、鄉村振興、掛鉤鎮等工作,班子成員深入一線調研座談,現場指導、定期調度,確保政協履職與黨政中心工作同心同向。
積極響應區委關于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審議通過《關于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的決議》,向委員發出相關倡議要求,干部帶頭以身作則,充分發揮“兩支隊伍”作用為移風易俗注入新風正氣,進一步監督和支持相關工作開展。
擦亮“為閩協商、為民服務”特色品牌,圍繞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開展專項民主監督調研,提出意見建議20余條,與省市政協聯動共答“養老題”,為秀嶼養老體系建設注入新的活力。馳而不息貫徹履職為民宗旨,著眼完善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開展視察調研,以實際行動詮釋履職為民情懷。
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治理木蘭溪重要理念,以實際行動推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落實,班子成員帶隊赴一線調研30余次,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持續推進環境質量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圍繞“改善土海主湖區水質打造城市‘綠肺’”開展界別協商,切實履行“委員河長”職責,推動委員巡河常態化,在水資源管理、水環境保護、水生態修復中發揮政協作用,積極為水環境治理出謀劃策。
協商聚智,展現履職新作為
立足主責主業,切實發揮“專”的優勢、深化“協”的合力、拓展“商”的渠道,積極關注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人居環境等一系列問題,全年高質量開展重要協商議政課題18個。
圍繞“豐富地理標志產品打響‘秀’字號品牌”“加快發展商貿服務業推動經濟健康發展”,開展2場常委會議政性協商,區委書記張伯松、區長鄭松青親自點題,到場參與,肯定委員建議科學有效,對做好相關工作提出要求。
圍繞“進一步加快我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依托鮑魚科技產業園,加快推進預制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依托秀嶼主城區商業圈,打造餐飲一條街”“優化我區物業管理服務”“推進職業教育,促進校企合作”等議題,開展7場對口或界別協商,以共商集思廣益,以求實完善建議,力促惠民政策落地。
扎實做好提案辦理工作,今年來,109件立案提案全部得到有效辦復,委員滿意率達100%,10件優秀提案、5家先進承辦單位得到表揚。堅持區政府、區政協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制度,就加強文物保護、合理設置人行橫道等6件重點提案辦理開展協商,一批有深度、有溫度的建言得到有關部門積極回應。
主動反映民聲、反饋民意、通達民求,全年征集報送社情民意信息90余條,其中《互助獻血異化為“有償代獻血”急需加大整治力度》等4條稿件被全國政協采用,《應切實保障農村學生營養餐食品、資金“雙安全”》等45條稿件被省政協采用,累計得分居全市縣(區)首位。
同頻共振,匯聚履職新合力
創新形式、完善機制,把每項履職都作為促進團結的載體,讓每個界別都成為增進團結的紐帶,不斷拓展工作半徑,強化合作共事參與度。
認真落實黨組成員聯系界別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為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通過政協平臺發表政見、提出意見創造有利條件。密切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絡,引導他們同心向黨、共促發展。強化專委會與黨派團體對口聯系,發揮民主黨派、工商聯在政協履職的重要作用,做到重要議題共同協商、重大活動共同組織、重點課題聯合調研。
今年來,黨派團體受邀參與調研視察20多次,會議發言50多次,提交集體提案31件,遴選出的年度重點提案中黨派提案占66.7%。
全面落實省政協“讓政協走進臺胞 讓臺胞走進政協”專項活動部署,組織開展臺胞臺企法律服務保障座談會;多次深入臺企現場調研,典型案例“科技賦能,銀企合作——秀嶼區政協助力臺企破解發展難題”被省政協采用,并在全省政協“雙走進”工作研討會上分享交流。
積極探索“委員工作室+”模式,以委員工作室為載體,就建設小微企業園區、發展生命健康產業、打造“界外”美食壯大第三產業等,開展提案辦理協商、“雙走進”活動,引導委員下沉基層、服務群眾,履職更接地氣,更冒熱氣。
擦亮“約你協商”履職品牌,持續推進月塘、東嶠、南日等鄉鎮議事室創建和協商議事活動,圍繞群眾關心的經濟發展、公共服務、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等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微協商”“點題協商”50余場,收集意見建議120余條,為基層治理注入政協能量。
注重發揮書畫院載體作用,與區委宣傳部、區文聯聯合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書畫展和詩詞征集,以筆墨丹青回顧人民政協光輝歷程,展望人民政協美好前景,描繪秀嶼大地精彩蝶變。
積極宣推秀嶼政協履職實踐,傾力打造“秀嶼政協”公眾號宣傳主陣地,年內登發各類信息報道200余條。參與市政協“回眸履職路·厚植政協情”委員履職日活動、精心錄制“呼應·開門辦提案”特別節目,以視頻形式講述難忘履職瞬間,展現精彩履職碩果。
強基固本,塑造履職新形象
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完善《委員履職工作規則》《強化委員責任擔當的實施意見》《委員年度履職情況紀實評價辦法》等,規范履職考核評價體系。根據部分委員退出、增補等實際,調整各專委會聯系名單,聯絡委員更暢通、更有效。實行常委提交履職報告制度,持續開展委員履職量化考評,作為履職情況考評的重要依據。
激勵干部實干擔當。制訂修訂財務管理、印章使用、考勤管理等7項文件,以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促進工作效能提升。堅持把嚴的要求貫穿機關建設全過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全面支持派駐紀檢監察組履行監督職責,注重用身邊案例加強警示教育,扎實抓好作風養成,以高水平機關建設服務保障政協工作高質量開展。
舊歲已隨勛業往,新年正展宏圖來。秀嶼區政協主席童荔萍表示,2025年區政協將緊跟黨走、初心如磐,政治引領提升高度;服務大局,資政建言,政治協商挖掘深度;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改善民生保持溫度;內強素質,外塑形象,自身建設加大力度,不斷推動人民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秀嶼“港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作出政協新的更大貢獻。
(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陳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