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一套源自清代、蘊含深厚文化底蘊的“五帝簽文”雕版木簽文,在城廂區靈川鎮東進村非遺文化展覽館展出,猶如一股清泉,潤澤著每一位探訪者的心田。這套歷經百年風雨洗禮的文物,早在1999年12月24日即由福建省文物鑒定小組鑒定為三級文物,此刻在時光的雕琢下更顯熠熠生輝,向世人展示著古代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批清代“五帝簽文”雕版木簽文,精選優質桃木,經由匠人精心雕琢而成,共計十塊,每塊正反面各鐫刻五簽,合計一百簽。簽文內容豐富多彩,涵蓋祈福求安、財運亨通、姻緣美滿、事業有成等多個方面,每一簽都蘊含著古人的智慧與生活哲理,是民間信仰文化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生動體現。
據傳,在遙遠的古代,沿海地區常受風暴、海嘯等自然災害的侵襲,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一日,五帝顯靈,降臨人間,他們目睹了百姓的苦難,心生憐憫,便留下一套簽文,告知村民只要誠心祈求,簽文便能指點迷津,帶來福祉。自此,“五帝簽文”在沿海地區廣為流傳,成為百姓心中的精神寄托。
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青龍廟的理事會成員,作為莆田東汾五帝祖廟的分靈廟宇代表,懷揣著無比虔誠的心情,專程前來迎請神圣的“五帝簽文”。他們采用傳統拓印技藝,將簽文精心復制于宣紙之上。
泉港區南埔青龍廟副理事長林永財表示,青龍廟與東汾五帝祖廟之間淵源深厚。很久以前,因送帝(大)王爺船習俗信仰,五皇大帝分靈至青龍廟所在地——頭北,即現今的泉港區南埔青龍廟。此次前來迎請簽文,不僅是對古老信仰傳統的虔誠傳承,更是對兩地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積極推動。
在展館內,東進村黨委宣傳委員詹海偉為現場觀眾帶來了細致入微、生動有趣的講解。他深入剖析了五帝文化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內涵,使大家對五帝文化有了更為全面而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同時,五帝祖廟的工作人員還現場演示了簽文的解讀方法,讓信眾親身體驗“五帝簽文”的神秘魅力與深遠意義。
歲月流轉,“五帝簽文”逐漸成為福建乃至兩岸民間信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此次清代“五帝簽文”雕版木簽文的重新亮相,不僅讓世人領略到古代文化的璀璨光輝,更喚醒了人們對那段傳奇故事的記憶與敬仰。展覽現場,每一位參觀者都仿佛能聽到那段古老而神秘的傳說在耳畔回響,感受到“五帝簽文”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與民間信仰的磅礴力量。
此次清代“五帝簽文”雕版木簽文的展出,不僅是一次文物的精彩展示與傳統文化的生動傳承,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創新發展。它讓人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 (詹海偉 沈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