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凝聚力量,奮斗鑄就偉業。
近段時間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福建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指路引航,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大家深入學習、暢談體會。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一體學習、一體思考、一體落實,主動擔當作為,積極建言獻策,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莆田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市政協委員、仙游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黃朝陽說,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提出的戰略指引、指路引航,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戰略性、指導性、針對性。作為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一員,我更加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文化建設方面提出的具體要求。提升文化影響力要在各個層面各個層級共同發力,作為文藝界政協委員,要做好文化資源深度挖掘,加快籌建“非遺展示館”;要做好以文化人的文章,開展理論宣講、理論征文活動,舉辦宣講比賽、短視頻創作展播等,讓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要做好“文旅融合”的相關活動,持續打響“有一種旅游叫仙游”文旅品牌;要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
仙游縣政協常委、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忠洲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農村一定會有更加光明的前景,農民會有更加火熱的生活。作為一名農業界別的政協委員,我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努力在農產品供給方面、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上下功夫,加強公司品牌建設,提高知名度和競爭力,讓莆田的農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同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通過創新農業生產方式、大力推廣生態種養模式,進一步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荔城區政協常委、福建省集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黎茂成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全面提升了福建發展的方位層次、境界格局,指引福建感恩奮進、再啟新程。作為工商聯界別的委員,我倍感振奮、倍增信心。下一步,要緊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的重要要求,立足莆田鞋服產業,主動擔當作為,在加強產學研合作、提高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上下功夫、敢闖敢試,讓自身企業更好地對接市場、創新發展,為莆田鞋服產業轉型升級作出貢獻,使莆田鞋服傳統產業優勢得以鞏固,“莆田鞋”品牌好感度、知名度進一步擴大,能夠塑造產業更優更強發展新優勢。
城廂區政協常委、民盟城廂總支部主委、民政局局長方碧嫻說,習近平總書記時隔三年再次來閩考察,親切的話語、殷殷的囑托,為福建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匯聚起奮進的磅礴力量。我要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增進民生福祉為工作核心,堅持“扶危濟困 扶弱助貧”,用心幫扶低收入人群、困境一老一小等特殊群體;貼心服務老年群體,豐富老年設施供給,努力營造老年友好型社會環境;要將思想偉力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以理論學習和吸納人才為抓手,建強建優組織隊伍,為區委區政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力量源泉和智力支撐。
涵江區政協常委、區政協社會法制民族宗教和港澳臺僑外事委主任蘇振宇說,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調研,為福建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指路引航,在福建發展歷程中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要認真領會精神實質,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結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結合實際工作,把貫徹落實體現在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上,體現在干事創業和責任擔當上,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協商議政、民主監督,為全區綠色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涵江實踐貢獻力量。
秀嶼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柯慶云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內涵豐富,為福建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指路引航。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緊密結合起來,深刻把握專門協商機構職責定位,堅持把做深做透調研工作放在首位,選準課題高質量協商、高水平建言,更好服務黨政決策,回應群眾期待,讓建言更加務實管用,既見“時效”更顯“實效”。持續發揮政協聯絡組、委員工作室和“約你協商”議事室等平臺作用,確保委員聯系界別群眾不斷線、履職不斷檔,助推更多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舉措落地。(時報記者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