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林憶媚 沈麗瓊
近日,在首屆莆臺五帝文化嘉年華上,一件由莆田上百戶家庭和臺胞共同捐贈衣物碎片精心拼接而成的“百家衣”驚艷亮相,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這件承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傳統手工藝品,不僅展現了城廂區靈川鎮東汾五帝祖廟的文化特色,更成為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生動象征。
活動當日,莆田非遺東汾皂隸舞團隊的執爐行香手王義芳身著一件別具一格的服飾在慶典中出現時,游客們紛紛駐足觀賞。
“‘百家衣’以多彩的布料縫接而成,再以藍色云紋收邊,藍色代表天,形成了獨特的圖案和紋理,每一片布料都仿佛在講述著一個家庭的故事,共同編織出一幅和諧的畫卷。”王義芳身著“百家衣”,其設計者詹海偉則為游客們進行講解,大家被其獨特的創意和精湛的手藝所折服,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每一片布料都承載著捐贈者的祈愿和祝福,也象征著兩岸同胞的團結與和諧。”詹海偉介紹。此次展出的“百家衣”是由兩岸的多個家庭共同捐贈衣物碎片,再由當地手工藝人精心縫制而成。
自去年年初,詹海偉便開始收集百家衣布料。一年多以來,他走遍了東進村及其他多個社區。臺胞來到東汾五帝祖廟也會捐贈一些布料,詹海偉會向捐贈者介紹“百家衣”的意義和制作過程。“這段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兩岸同胞之間的深厚情誼,每一片布料的捐贈都是一次心靈的交流,讓我非常感動。”詹海偉說。
現場的臺胞更是激動不已,他們撫摸著“百家衣”的每一片布料,仿佛在感受著來自兩岸同胞的溫暖和祝福。“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百家衣’,很特別,很有寓意,讓我們感受到了兩岸同胞的心是緊緊相連的。”臺胞林進明說。
“五帝文化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百家衣’的亮相不僅為五帝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也讓更多人深入了解和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東汾五帝祖廟董事長詹毛忠說,“‘百家衣’的制作和展出旨在弘揚五帝文化,加強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
莆田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帥志強對東汾五帝祖廟制作的“百家衣”表示贊嘆。他認為,這不僅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藝品,更是一次兩岸文化交流的生動實踐。“它用一針一線織就了兩岸同胞的心,展現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未來,我們期待更多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讓兩岸同胞在共同的文化傳承中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期間,東汾五帝祖廟還舉辦了五帝祭祀儀式、傳統手工藝展示、非遺東汾皂隸舞展演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僅讓游客深入了解五帝文化的歷史淵源和傳承意義,也進一步推動了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