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勁
《湄洲圖》全景
湄洲媽祖祖廟寢殿背后的“升天古跡”
《天后顯圣故事圖軸》中“湄嶼飛升”
《周秀廷媽祖故事畫冊》中“湄嶼飛升”
《天后圣母事跡圖志》中“證仙班九日升天”
《天后本傳》中“白日飛升”
《敕封天后志》中“湄嶼飛升”
《天后圣母事跡圖志》中“證仙班九日升天”
清代《敕封天后志》中《湄洲圖》的“升天古跡”四個字,圖證了媽祖于此升天。如今,湄洲媽祖祖廟寢殿后的石刻“升天古跡”處,前來朝拜的人絡繹不絕。旁邊的摩崖石刻上,署“主持僧炤乘和南叩立世原洋”款。宋雍熙四年(987),媽祖因救助海難而逝,民間傳其在此羽化升天。鄉人感其美德,就在此處建祠奉祀。至今,角落有座小型廟,供奉媽祖神尊。筆者以史料分析為出發點,根據媽祖文化中眾志書圖像來闡述媽祖與“湄嶼飛升”的象征意義。
據《天妃顯圣錄》中“湄山(洲)飛升”載,“秋九月八日,妃語家人曰:‘心好清凈,塵寰所不樂居;明辰乃重陽日,適有登高之愿,預告別期。’眾咸以為登臨遠眺,不知其將仙也。次晨焚香演經,偕諸姊以行,謂之曰:‘今日欲登山遠游,以暢素懷,道門且長,諸姊不得同行,傷如之何!’諸人笑慰之曰:‘遊則遊耳,此何足多慮?’妃遂徑上湄峰最高處,但見濃云橫岫,白氣亙天,恍聞空中絲管聲韻葉宮徵,直徹鈞天之奏,乘風翼靄,油油然翱翔于蒼旻皎日間。眾咸欷駭驚嘆。祗見屋虹輝耀,從云端透出重霄,遨游而上,懸碧落以徘徊,俯視人世,若隱若現。忽彩云布合,不可復見。嗣后屢呈靈異,鄉之人或見諸山巖水洞之旁,或得之升降趺坐之際,常示夢顯圣,降福于民。里人畏之敬之,相率立祠祀焉,號曰‘通賢靈女’。時僅落落數椽,而祈禱報賽,殆無虛日。”故此,《天后顯圣故事圖軸》“湄嶼飛升”,描繪了媽祖升天時的場景。畫面左下部,身著紅衣的媽祖,拱手立于湄嶼峰巔,右上部的云端,一群仙班手捧鳳冠、鮮花等正準備迎接媽祖升天。作品構圖為分段取勢法,采用工筆畫的表現形式,大量使用了暖色調,媽祖服飾施以朱紅色的礦物質暈染,把畫面襯托得絢麗多彩。
《天后圣母事跡圖志》“證仙班九日升天”,描繪出這樣的場景:湄嶼山巖上,媽祖頭戴青色鳳冠,與前來迎接的仙班同朝湄嶼方向,腳下踩有云團,似已屬于“仙”的行列,祥云瑞氣擁著她悠然翱翔在青天麗日之間。繪媽祖與侍女,靜態與動態的相間排列,形態不同,各具風采,產生了視覺對比,呈現既肅穆又生動的藝術效果。在造型方面,用筆細膩、描繪精致,更具飄逸、靈動之氣韻。《天后圣母事跡圖志》人物形象活潑,尤其是對媽祖等女性形態的描繪上,線條流暢,面容俏麗,具有清代典型的仕女畫風格,頗見功力。媽祖都是身著朱衣或淺色衣服的年輕女子形象,或手握拂塵如意,或手握其他與圣跡故事情境相適應的物件。升天前后,媽祖服飾形象上有了細微的變化。
《天后圣母圣跡圖志》“證仙班九日升天”,版畫中左下部媽祖的姐妹們正在目送媽祖飛升,上部的云端眾仙正準備迎接。隱隱約約中,鐘鼓、絲竹、管弦齊鳴,演奏出各種美妙的樂聲,侍女吹奏的神態活靈活現,具有強烈的舞動感,而立于云端的媽祖作拱手道別狀。畫面統一協調,采用白描的表現形式,刻畫出媽祖別離親人,白日飛升的情景。
《天后本傳》榜題為“白日飛升”,白云繚繞的畫面左上部有迎接媽祖飛升的仙樂儀仗隊正在演奏,笙歌四起,團云布合,右中部的媽祖乘長風駕祥云,立于云端,作回視狀,下部是山巒樹木。畫面的媽祖塑造成道姑形象,從刀刻格調來看,背景云朵運用圖案化形式,充滿裝飾性的效果。
《敕封天后志》中“湄嶼飛升”,圖繪丁亥重陽日時,媽祖乘和風攀祥云,于山巖、水洞顯靈示夢,鄉里人建造祠廟祀祭這位“通賢靈女”。畫面上部迂回盤繞的流云遮掩于局部的峰頂,立于云端的媽祖活絡了人物形象的呆板單調,下部男女老幼均抬頭仰視,仿佛在觀看、見證媽祖的飛升,推遠了湄峰空間上的距離。“……但見濃云橫岫,白氣亙天,恍聞空中絲管聲韻葉宮徵直徹鈞天之奏。……忽彩云布合,不可復見。”畫面虛實之處,筆筆著意,一絲不茍,流云穿梭,以虛代實,精心地創造出媽祖飛升的從容形象。
仙游楓亭靈慈廟《媽祖故事壁畫》中題記為“神姑登天眾神迎接”,圖像以祥云為背景,上半部左邊為前來的眾神仙,雙手作揖狀,另有一對仙童、仙女舉著“接引上天堂”的旗子迎接,下部媽祖手持拂塵和二將拱手作拜,描繪出眾天神迎接媽祖和二將升天的場景。畫面以分段取勢構圖法,采用工寫兼意的手法表現出日月扇、拂塵、彩旗等細節結構。還有捐資人的題記“弟子薛詒豪喜題”。
《周秀廷媽祖故事畫冊》“湄嶼飛升”,描繪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媽祖托言登高遠游,在湄洲飛升的情景。畫面以夸張手法著力塑造出登上湄峰最高處的媽祖形象,湄嶼上空鐘鼓、絲竹、管弦等齊鳴,聲音悅耳,渾厚又悠遠,直上云天。透視原理的視覺變化,表現出身材修長的媽祖朱衣之個性化形象,說明其凡間任務已完成,終于回歸神界。
總之,“湄嶼飛升”的典故內容與歷史形態,集中體現媽祖文化中知識世界的程式化題材,擁有強烈的視覺傳播及表現特點,承載著圣跡式媽祖故事的圖式流變,媽祖的“湄嶼飛升”圖像正以豐富的敘事情境深刻地揭示媽祖信俗的文化象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