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柱 文/圖
錦亭施水亭井
陳俊壙志(局部放大圖)
陳俊壙志(全景圖)
陳大成夫婦壙志(全景圖)
陳大成夫婦壙志(局部放大圖)
8月4日下午,我到林先生的店里參觀其收藏的兩塊明代壙志,第一塊壙志為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由莆人、云南尋甸府知府林及祖撰書其岳父、明威將軍、興化衛指揮僉事陳俊壙志。壙志寬29.5厘米,高60厘米;第二塊壙志為明萬歷九年(1581)十二月,由莆人、直隸全椒縣知縣、眷晚生、佘翔頓首拜填諱儒商陳大成夫婦壙志。壙志寬32厘米,高45.5厘米。此兩塊陳氏壙志為研究明代家族文化、宗族聯姻及科舉文化等具有較高的史料研究價值。8月8日下午,我請陳光煦先生校閱壙志。茲綜述之,以存史料。
興化衛指揮僉事陳俊壙志
此壙志記述明代武進士、興化衛指揮僉事陳俊生平及家庭情況,與乾隆版《興化府莆田縣志》所載基本一致,但更為詳細,壙志的發現補充史料之不足。壙志文錄下:
皇明·明威將軍興化衛指揮僉事陳俊壙志
公諱俊,字良佐,號葵牖。原籍湖廣武昌府江夏縣人。始祖受從常平章麾下,累立戰功,歷升百戶。父瑄,景泰元年(1450),掃清沙縣巨寇鄧茂七有功,升后所副千戶。生俊,穎敏特達,博學宏識。中乙酉(1525)武科,登丙戌(嘉靖五年,1526)武進士。升興化衛指揮僉事,督兵防海,調度有方,盜賊屏跡,按院以文武全才獎焉。詎為寮友所忌,遂赍志以歿,人咸惜之。
公生于成化(原文誤作“正德”)甲辰(1484)拾壹月十一日午時,卒于嘉靖甲寅(1554)正月貳拾叁日未時,壽柒拾。淑配夫人劉氏、王氏、林氏,副室黃氏。子三:長繼文,黃出也,娶林氏。次繼業,副室出也,娶郭氏。三繼祿,林出也,娶林氏。繼業生邦順,邦順生鐘昌。女三:長適知縣朱彬之父大佐,劉出也。次適程淑治。三適及祖,任云南尋甸府知府,兩封宜人,升恭人,皆林出也。
公志切功名,不求溫飽。家本清白,又值難后久不得塟。祖致政歸,乃卜地于南廂桃山之麓,作二竁,公居左,虛其右,為配林夫人壽藏。擇于萬歷貳拾陸年(1598)冬十一月貳拾肆日午時奉柩窆焉。愧祖綿力不能卜名山舉厚塟。以罄舅甥之情,聊既厥心耳。若前配劉氏,應合葬,則其婿朱大佐及外孫彬之責,祖不敢知也。謹書此,以志歲月云爾。
萬歷戊戌歲(1598)仲冬(11月)念四日(24日)乙巳,婿云南尋甸府知府林及祖謹識。
壙志作者林及祖,興化府莆田縣人。刑部尚書林俊孫,陳俊的三女婿。官生(國子監生)。明萬歷年間任云南尋甸府知府。
儒商陳大成夫婦壙志
壙志主人為儒商陳大成,今荔城區北高鎮山前村人。該村為莆田壽山陳主要聚居地。“壽山陳”遠祖為莆田第一任縣令陳邁。陳邁愛莆田風土之美,定居于刺桐巷(今鎮海街道文獻社區坊巷)。他的族裔稱“刺桐陳”。唐末其裔孫御史陳嶠居延壽村,又稱“延壽陳”。宋代人才輩出,賢良陳絳、寶文閣待制陳睦、兵部侍郎陳彥文其最著者。南宋時,朝奉郎陳廷昭從延壽村卜居北高山前,為壽山陳始祖。經幾代人艱苦創業,耕讀持家遂成一方望族。
陳大成早年喪父,獨自挑起家庭生活重擔,事母撫弟,經商致富。雖然幼時失學,但優禮士類,重視子侄文化教育,成為一個儒商家庭。他的幾個兒子分別任小官:檢校、省祭官、倉宰等。孫輩瑞云為郡諸生,后為歲貢生(見乾隆版《興化府莆田縣志·選舉志》)。同時也聯姻士大夫家族。壙志作者陳璉為大成次子,是明代莆田著名詩人、知縣佘翔的姐夫。佘翔也是壙志填諱者。
不過壙志中把山前(壽山)始祖寫成“梁時有節度巡官諱沆,沆子膳部員外郎”,即陳沆、其子陳仁璧,分別是欖巷陳二世祖和三世祖。為何會出這樣錯誤?也許壙志寫作之際,正是“欖巷陳”的國師陳經邦名滿莆陽之時。況且經邦堂弟經世又是佘翔的姑丈(見宋湖民《莆田金石木刻志》)。壙志文錄下:
皇明·先考壽官友蘭府君妣林孺人生妣黃孺人壙志
吾先世出于潁川。梁時有節度巡官諱沆,沆子膳部員外郎。膳部之后至朝奉郎四府君,乃徙家壽山,自是聚族滋大,代有達人,人呼為山前陳氏云。
考諱大成,字以績,別號友蘭。以旌年奉詔冠帶。大父侃軒公蚤世。凡三孤,考其仲子也。大母林孺人,攻苦鞠之。無何伯父復蚤世。獨考承家耳。考事母撫弟,課諸孤侄,以孝友稱。考為兒時最敏劇,為貧故不能受學,后乃服賈。然生平愛禮士類,治家嚴整。自子姓下逮臧獲,皆斤斤奉法。考嘗伏數百金于人,其人負之,遁逃不歸。考撫其家以俟之歸,歸則蕭然,垂櫜矣。考亦不問,其大度如此。
嘉靖二十四年(1545)歲兇,道饉相望。考惻然動念,而散粟數百石赒賑饑者,鄉人至今德之。
妣姑青林氏,柔惠樂施,嘗盡脫簪珥佐考商,晚無子。考乃娶媵母黃氏,媵母粵人,性質樸,為言吶如。歸考舉四子:琦、璉、瓚、璣。
琦,饒州府檢校,娶佘子廉女。璉,待選省祭(官);娶佘立周女,縣尹翔之姊。瓚,湖廣倉宰,娶方伯方璘公子縣尹直公女。璣,國學生,娶州伯朱端明女。孫六人:琦生元炤,聘縣尹李照公子寅登女。璉生元煥。瓚生瑞云,補郡諸生,娶待御方一桂公子庠生慶科女。元煒,聘庠生方攸同女。元煌,聘林養教女。璣生元焜,聘訓導姚夢弼女。曾孫二人:宗經、宗纮,皆瑞云子。女子四人:長適庠生林繼勛。次適庠生宋尚賓。次適教授楊鳳子季復三女,俱妣出也。黃妣生季女,適宋如岱。
考暮年猶在客途,妣曰:“乃公發且種種矣,何更自苦為。”考曰:“吾所至,人皆賓禮,固不知為客之苦也。”竟不聽,后以嘉靖戊午年(1558)正月廿五日竟歿于杭。嗚呼痛哉!距生成化己亥年(1479)閏十月五日,享年八十。妣長考一歲,歲辛酉(1561)八月七日卒,享八十四。媵母,弘治癸亥年生,卒于嘉靖辛亥年(1551)十一月廿九日,享年四十九。辛巳春,乃卜兆于錦亭企石山,坐乾向巽。凡五竁,考居中,妣居右,媵母居左,弟瓚附媵母之左,弟瓚方氏壽藏附妣之右。以季冬七日奉考、妣、媵母及弟窆焉。璉材谫弗克詳志,志其大較云爾。
萬歷歲辛巳(1581)季冬丁酉日,不肖子璉泣志,不肖元孫瑞云泣書。
文林郎、直隸全椒縣知縣、眷晚生、佘翔頓首拜填諱。(缺一字)少亭勒石。
佘翔,字宗漢,號鳳臺。興化府莆田縣(今涵江區白塘鎮鎮江村)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舉人。任全椒知縣。與巡按御史意見相左,投劾棄官去,放游山水以終。其工詩,著有《薜荔園詩集》四卷,收入《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另有舊抄本十冊,福建師范大學收藏,首有傳及各名家題贈之作。國學大師錢鐘書《槐聚詩存》存有佘翔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