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中國民主建國會莆田市第六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民建莆田市第六屆委員會。
2024年7月11日,民建莆田市委會召開六屆四次常委(擴大)會議暨紀律學習教育部署會。
2024年3月26日,省政協副秘書長、民建福建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張運明一行來莆,調研走訪企業蘭溪書苑以及仙游電商直播基地、大濟鎮溪口村、小微工業園等,助力仙游鄉村振興。
2024年6月5日,民建莆田市委會組織各專委會、支部骨干和會內政協委員共赴木蘭溪源頭,參觀仙游水文化展示館,開展木蘭溪防洪景觀帶建后管理專題調研,舉行增殖放流。
2024年6月28日,民建莆田市委會與民建市直總支部、涵江區總支部聯合開展“打造區域品牌,助推我市茶產業發展”專題調研。
2024年3月21日,民建莆田市委會組織經濟委員會委員及部分企業家會員,實地考察城廂區中電科創城建設和招商情況。
2024年1月26日,民建莆田市委委員、市直總支部第三支部主委張德才聯合市紅十字會,前往莆田市公安局涵江分局捐贈約6萬元的新春暖警物資。
2024年3月15日,為響應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同心助推仙游縣鄉村振興的號召,民建莆田市委會協助省委會在仙游成立“民建福建省委‘閩善·大濟中學獎教獎學助學基金’”。
2024年4月22日,民建莆田市委會協助省委會和仙游縣委縣政府,做好全國61名民建企業家會員組團來莆開展“同心助力仙游,攜手共謀發展”主題幫扶。
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民主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75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進行的偉大創造。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民建莆田市委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緊圍繞中共莆田市委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履職盡責,為推動莆田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牢記使命 吹響團結號角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記錄過去,見證現在,昭示未來!面向未來,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形勢復雜,越是任務艱巨。新形勢、新任務要求莆田民建把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于履行職能全過程,體現在自身建設各方面。
班子引領,強凝聚力。換屆完,市委會隨即完成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工作分工,有機融合班子成員的黨派分工職責與本職崗位資源,推進新老班子思想交接和履職本領的持續釋放。1月,緊接著就召開2023年度市委會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述職和民主評議,主委與班子成員間開展廉政談話,成員與成員間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讓紅臉出汗成為廉政建設取得實效的推手,促進團結協作。
思想先行,強創造力。自換屆以來,市委會共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5次、各類專題政治學習18次,覆蓋會員516人次,以“1+12”常態化學習任務制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同時,通過“面上全覆蓋、線上有示范、點上見實效”,讓全市會員將黨的領導和創新理論的指導貫徹各項工作始終,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持續加強自身建設,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和紀律學習教育常態化,推進自身建設和履行職能的深度融合,提升履職本領。
組織厚植,強戰斗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重要場合以“石榴籽”一詞比喻民族團結,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參政黨,適用于莆田民建的組織建設。新一屆市委會從頂層設計入手,按照中共莆田市委統戰部統一部署,將機關納入內部監督重點。7月,為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創新要求,市委會又在組織建設上推動重要一舉,即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5月20日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提出的“直面問題、增進共識、堅持系統和全局”三大原則,結合中共莆田市委正依托“全市一張圖”平臺,推行的一插到底、精準畫像、精準到人的做法,啟動選人用人能上能下機制,強化屆中考察和調整,這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各基層組織領導班子的活力和潛能。
圍繞中心 共譜民主篇章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實踐證明,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開拓改革路,實現中國夢,都需要各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齊心努力。”
“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要積極引導所聯系的廣大成員,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既要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也要樹立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依法參政議政,共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作出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每年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時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用學識豐滿雙翼,方知智慧的博大。在鞏固拓展“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豐碩成果時,市委會將活動開展期間涌現的好做法,比如“微公益+干中學”的方式,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讓會員在社會服務中檢驗和提升業務能力,有效打破學習、實踐和履職的界限,跳出低效學習的舒適圈,將主題教育取得的豐碩成果內化為加強自身建設的不竭動力,轉化為引領全會履職的生動實踐。換屆后,已有6個專委會召開全體會議,明確時代使命,把準履職方向,制定工作計劃,交流工作經驗。先后召開3場法律講座,組織30名會員參加由民建廈門大學支部在莆舉辦的“企業家的資本之道”專題講座,推薦會員參與福建省物理學會年會,舉辦2024年度暑期讀書班活動,豐富培訓渠道,擴大培訓覆蓋面,適時優化培訓范圍、細分培訓對象。梳理總結近幾年參與政治協商經驗做法,向市政協推薦《“小快遞”里的“大民生”》等3篇提案故事,向民建福建省委會提交2024年度理論課題研究成果《在履行政治協商職能中充分發揮民建優勢和作用》。
用腳步丈量基層,方知責任的份量。調研是民主黨派履行職能的基本功。為提升年度課題成果質量,今年6月5日,市委會組織各專委會、支部骨干和會內政協委員共赴木蘭溪源頭,參觀仙游水文化展示館,開展木蘭溪防洪景觀帶建后管理專題調研。6月28日,市委會再次與民建市直總支部、涵江區總支部聯合組團,赴天林茶業開展“打造區域品牌,助推我市茶產業發展”專題調研,實地了解產品創新、品牌建設、市場開拓和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具體情況。全市10個課題組的每一場下基層,都旨在讓“打造區域品牌,助推我市茶產業發展”“構建新質生產力產業園”“促進莆臺融合發展”等研究成果能點亮莆田。
用雙手托舉實體,方知企業的疾苦。作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民主黨派,早在2011年,莆田民建就有會員敏銳地提出《謹防實體經濟空心化的建議》。多年來,市委會每年都會圍繞經濟,收集、整理和提交相關提案。如,2016年《關于引入PPP模式加快文化古街和古村落保護性開發的建議》,2017年《關于以城市營銷理念推廣“美麗莆田”名片的建議》,2020年《發揮媽祖文化媒介優勢,促進莆臺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2021年《關于創建產城發展長效融資機制的建議》,2023年《關于高質量推進數字文旅產業發展的建議》,2024年《為愛“減負”,回歸“禮性”》等,都獲得市委書記批示。尤其是2019年《關于提升我市鞋革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建議》不僅被市政協列為年度重點提案,獲得市領導批示,還促成市政府“穩鞋企促升級新十條措施”的出臺。持續與包括會員企業在內的民營經濟主體開展協商交流是莆田民建的傳統。做好政府宏觀政策和行業發展風向宣講,助力打通政策傳導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在當前嚴峻經濟形勢下提振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
用誠意建言資政,方知奔赴的意義。在今年2月5日召開的市委黨外人士通報會上,民建莆田市委會向中共莆田市委提出“促進數據資產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建議,得到市委書記的肯定。在莆田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和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上,共有20名會員向大會提交提案、建議27篇。會上,主委張宗賢代表民建莆田市委會所作的《為愛“減負”,回歸“禮性”》發言,獲市委書記當場批示。在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會員林震賢提交了《打通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最后一公里”》提案,為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發聲。
用互動柔化監督,方知尊重的魅力。我國政治體制框架下賦予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本質上是一種民主權利、民主形式和民主渠道的體現,不是權力對權力的制衡,為此,按照中共莆田市委統戰部統籌部署,今年,市委會確立了“提升木蘭溪防洪景觀帶工程建后管理”和“我市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研究”2個專項民主監督課題。從務實的角度,持續走訪對口聯系單位,協同發力,多元融合,在知情明政、調研咨詢、服務企業、人才推薦等多領域加強合作,切實將多黨合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服務發展的實踐效能。從政治的高度,主動聯系和協助提案承辦單位提高提案辦理質量和效率,提高提案轉化率,讓參政黨的正確主張,自社會服務中來,返社會實踐中去。
用真情傾聽民聲,方知民心的期盼。根據中辦對社情民意信息的新要求,市委會及時匯編了去年以來被采用信息,對政協委員、專委會委員、骨干會員作專題輔導,夯實信息撰寫基礎,并建立信息約稿、會商機制,嚴把質量關。自換屆以來,市委會累計精選報送社情民意信息28篇,其中《“三夏”旱局背景下的水庫應急管理亟需關注》被全國政協、民建中央、省政協和《莆田信息》同時采用,《建議加速轉化即有車企動能,高效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成人“夜校熱”需加強引導》等6篇被省政協采用,《建議加強對我市文物資源的保護與開發》被市政協采用,《黨外人士建議依托全球頂級競技賽事強化國際公關和政治傳播》等3篇被《莆田信息》采用。
履職為民 彰顯社會擔當
助親政商關系。龍年春節前夕,會員張德才聯合市紅十字會,前往公安系統慰問,捐贈約6萬元暖警物資。今年3月,市委會舉辦“巾幗三爭新時代”主題沙龍,由律師會員徐蘭蘭為會員授課,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法律條文解讀、司法的實例講解,從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有效規避夫妻債務風險、民法典遺產繼承新規解析等方面進行了講解,防患家庭矛盾和社會糾紛。
助企紓困發展。與對口聯系單位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聯合舉辦“漁業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已經成了莆田民建的傳統和工作品牌。今年5月初的南日鎮,剛進入禁漁期,漁民們得以農閑,漁業局的專家們和民建的律師會員主動上島,為近百名養殖戶普及防災減災常識,宣講漁業互保政策,就依法用海、抵御生產經營風險、防范合同糾紛、應對勞務涉訴理賠等作法務解讀。在東嶠鎮商會,律師會員黃志興、陳勇、徐蘭蘭為商會企業家作“強產興城、法制護航——優化營商環境進企業”主題講座,采取個別問診、以案釋法、集中會診等形式,為企業依法經營、風險防控等面提供法律咨詢和全方位“法治體檢”。
助教興邦育英。響應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同心助推仙游縣鄉村振興的號召,協助省委會在仙游成立“民建福建省委‘閩善·大濟中學獎教獎學助學基金’”,現場共發放公益基金100萬元、師生獎教獎學助學金16萬元;協助會員企業在仙游舉行“騰博鋼琴教室”捐贈儀式,向仙游8所農村學校各捐贈一架鋼琴,分別設立“騰博鋼琴教室”,讓更多農村孩子也能提升審美、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支持會員向莆田市特殊教育學校捐贈愛心物資。
助商落地惠民。協助民建福建省委會和仙游縣委縣政府,做好全國61名民建企業家會員組團來莆開展“同心助力仙游,攜手共謀發展”主題幫扶,共有頤谷田沅農文旅融合等5個項目實現意向投資簽約。在莆田市江西商會,召開城廂區中電科創城招商推介會暨商會駐莆企業家座談會。組織36名企業家會員,實地考察城廂區中電科創城產業規劃、發展歷程、園區運營等情況,協助涵興記等會員企業與城廂區政府洽談食品加工項目落地事宜。
中國式現代化正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民建莆田市委會將帶領基層組織和全體會員持續提高政治站位、珍惜政治身份、錘煉政治品格、牢記政治責任,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動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行穩致遠。(民建莆田市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