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殿(主殿),依照金鑾殿造型建筑,巍峨壯觀,軒昂寬敞。重檐翹角,雕梁畫棟,雙龍繞頂,日照朝天,其建筑風格和工藝水平堪稱古建筑之精品。殿內脊梁處為八卦斗拱藻井,木雕鳳翔霞蔚,牡丹舒瓣,蓮花吐蕊,雙龍戲珠等圖案,溢彩流金。圓頂背面還篆刻“狀元宰輔”方印,說明仙游出過狀元(5人)和宰相(4名)。殿內正中方臺上立尊漢白玉孔子雕像,高2.60米,重4噸,由林洪榮大師雕成的。臺前一架香案,長3.5米,高1.3米,用德國進口的櫸木造成的,由仙游龍威工藝品公司捐贈的??鬃由硐裆戏蕉K匾額:“萬世師表”、“斯文在茲”,分別是清康熙、光緒的御筆。偏殿兩邊匾額:“德齊幬載”、“圣集大成”,分別是清咸豐和嘉慶的御書??鬃由硐竦膬蓚戎訉β摚骸皻鈧渌臅r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系是清乾隆皇帝的御書。主殿內雕塑四配和十二哲,稱為孔子最得意門生。其中“四配”:顏回、孔伋、曾參、孟柯,用青銅鑄像。“十二哲”:閔捐、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用脫胎工藝塑成的。他們身高都在2.20米以上,有的顯得威武,有的顯得文質彬彬,其姿勢表情與神態各異,個個魁梧,栩栩如生。
大成殿大門上的匾額:“生民未有”和對聯:“德冠生民溯地辟天開咸尊首出,道降群圣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系是雍正皇帝的御書,評價孔子:集人類之大成也,圣人也。大成殿前的8根龍雕石柱,龍身及爪鱗透剔,須角懸突,蟠騰生動,氣勢磅礴,具有很高藝術價值。門前月臺,面積約16平方米,是祭孔時司禮唱儀和佾舞地方。月臺斜面又有雕龍出軸,它與石柱上龍和屋頂上龍互相映襯,惟妙惟肖而形態不一,可見文廟與金鑾殿并重,孔子與天子至尊。
最后一殿是崇圣祠,殿中塑有孔子父母的身像,體現孝字為先。東側明倫堂。西側藏經閣和文昌閣,尤其文昌閣更為照眼,閣內有文昌君和天聾地啞三人。傳說文昌君專管人間文考,文卷交給聾啞保管不會泄密。偏殿有關公武將和呂洞賓仙人,也是儒家的傳承人。此外,還有井亭和碑廊等文物。井里的水是祭祀孔子時專用的水。碑廊計有68塊碑刻,它集全縣碑刻文物之精華,具有極高文史、書法、考古研究的價值。
綜上所述,仙游文廟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渾厚、內涵豐富。藝術景觀精湛,人文薈萃層出不窮,它反映出我縣先民具有無窮的智慧和創造力。在新世紀里,仙游人民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把文廟打造成讓世人瞻仰圣人和欣賞藝術的殿堂,并領悟孔子博大精深學說和儒家文化內涵,尤其推崇“尊師重教、好學上進、文明禮儀和孝為先”成風。同時,打造仙游成為海西臨港城市的文化旅游產業景觀,和提高中國古典家具“仙作”品牌及“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聲譽。 (續完)(陳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