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為深入探索海絲文化傳播新路徑,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辦公室移民管理融媒矩陣助力新時代海絲之路文化傳播調研組一行,踏上了前往泉州的文化調研之旅,旨在通過實地走訪與交流,進一步探索海絲文化的國際傳播與交流互鑒。
調研首站,調研組抵達了位于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海絲學院”所在地——泉州輕工職業學院。身處異國菲律賓的學院副校長喻亮通過線上方式,向調研組成員表達了熱烈的歡迎與期待,介紹了共建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老撾“海絲學院”情況,特別是泉州輕工職業學院與泰國素叻他尼皇家大學“海絲學院”國際職業教育教師碩士、博士聯合培養項目。在學院宣傳和招生辦負責人曾振生的陪同下,調研組深入智慧制造學院、文創學院、數字技術學院及融媒體技術公共實訓基地,詳細了解東南亞在華留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及學院僑務工作成效。雙方就如何借助融媒體平臺,拓寬海絲文化傳播渠道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達成了廣泛共識。
循跡溯源學思想,擔當使命守國門。隨后,調研組一行前往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簡稱“海交館”),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作為創建于1959年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海交館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更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展示窗口。2000年8月習近平同志對海交館建設專門批示,并于2001年4月20日到海交館考察。
在海交館,調研組成員認真聆聽講解,仿佛穿越回宋元時期,親眼見證了泉州作為“東方第一大港”的繁榮景象,深刻體會到了海絲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遠影響。同時,調研組不僅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倡議及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論述,更被其高瞻遠矚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歷史情懷所打動。調研組成員、移民管理警察黃宇玢表示,要自覺承擔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從海絲文化中汲取智慧與力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調研的最后一站,調研組走進泉州東海潯浦村,親身體驗了傳統海絲文化的獨特韻味。在這里,他們不僅感受到了漁村古樸的民風民俗,還親眼見證了海絲文化在當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生動實踐。此次實地調研,不僅讓調研組成員對海絲文化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入的認識,也為未來如何更好地利用融媒體手段推動海絲文化在國門和海外傳播提供思路和靈感。
(吳志 曾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