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琰 許平
1994年的《海豐俗語諺語歇后語詞典》中有這么一句俗語:“三個涌、蓋梅隴。”這句俗語有著傳奇的由來。傳說以前,媽宮港有一戶人家的女人在門口洗頭,洗前,她將手上的金戒指脫下,放在洗頭盆的旁邊,然后低下頭專心地洗頭。
這時,有一個十二三歲的放鴨孩童趕著鴨群經過洗頭女人的家門。孩童走后沒多久,女人的頭發也洗好了。她收拾完洗頭用具,想戴戒指的時候,吃驚地發現金戒指不見了。女人覺得奇怪,自己明明脫下,就放在洗頭盆的旁邊,一步也不曾離開過,也不見誰來過,怎么就不見了呢?女人于是在周圍來回仔細查看,連門口的角落也沒漏掉,全都查看了一遍,但就是不見戒指。女人愣了半天,忽然想起孩童趕著鴨群經過門口,便懷疑是孩童偷了金戒指。女人這一想,心里便有了火氣。她認識孩童的家,不遠,就在附近。女人氣呼呼地走到孩童的家,對其家長說:“你兒子趕著鴨群經過我的門口,偷了我的金戒指。”孩童的家人一聽有這事,趕緊叫來兒子問個究竟。孩童說,是趕著鴨子經過她家,也見她在洗頭,但沒有看到她的戒指,更沒有偷她的戒指。見自己的兒子不承認,又見女人氣鼓鼓的樣,孩童的家長犯難了。女人見狀開始罵人,連同孩童的家長一塊罵。家長又氣又急,只能揪住兒子痛打一頓。孩童無故挨打,自然委屈得不行,哭著跑出了家門。孩童跑出家門,一時不知該去何處。
他邊哭邊走,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媽宮。他抬頭看了看媽祖神像,擦去了眼淚,見時辰已是傍晚,怕回家還要挨打,便躲到了媽祖的供案桌下,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睡夢中,孩童聽到宮內有說話的聲音。第一個聲音說:“這孩子為何在這案桌下睡覺?”另一個聲音回答:“這孩子被其家長打了一通,因有一女人告他偷她的金戒指。其實這孩子沒有偷那個女人的戒指,戒指是被她自己不小心碰落在了地上,被一只鴨子誤當食物吞下肚子的。那女人冤枉了這孩子。孩子沒有偷,自然不承認。可家長的面子被那女人罵沒了,便不顧三七二十一地將自己的孩子打了。這孩子就躲到了這里。”第一個聲音又說:“唉,真是冤枉了孩子。他睡在這里,家長找不到他,不該急壞了?”另一個聲音接著說:“是啊。這一兩天會有強臺風,說不定媽宮港與對面的海(梅隴)也會受到襲擊。”第一個聲音問:“那怎樣才能避免這次強臺風的襲擊呢?”另一個聲音又起:“應在本港海邊打大炮抗擊,使強臺風轉向別處,這樣媽宮港就不會遭受災害。”孩童這時完全清醒過來。他從供桌下出來,看四周,卻無一人,不禁感到奇怪,明明有人說話,怎么不見人呢?孩童這時想到了媽媽,猜想媽媽一定到處找他,找不到他媽媽真會急壞的。于是他趕緊往家跑去。
孩童回到家,將聽來的話告訴了父母。父母半信半疑,但為了孩子的清白,父母還是決定殺鴨子,尋找那枚戒指。連殺了十幾只鴨子后,父母有些猶豫,會不會是孩子說謊?他們看著孩子,希望孩子誠實。孩童目光誠懇,很堅定地說,相信我。父母于是繼續殺鴨子。第二十二只鴨被剖膛,父母驚喜地叫了起來:“找到了!”
孩童因此得以清白。孩童的父母感謝媽祖,特意到媽宮燒香敬拜媽祖。孩童這時忽然想起在供桌下還聽到的關于臺風的事,便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父母。父母知道這是件關系到鄉親生命安全的大事,于是立即轉告鄉里的長老。長老們得知消息后,說,不管孩子聽到的是否真實,我們都得做好準備。長老們立即召集鄉賢出謀獻策,同時組織鄉里的強勞力,收集打放大炮的工具。兩天后,強臺風果然來了,鄉人打放大炮驅逐臺風,使其轉向,媽宮港因此沒有受到損失。鄉里人感到神奇,孩童的話是真的,可為什么宮內只見聲音不見人?長老們說:“是媽祖與二將千里眼、順風耳在說話。”媽祖還孩童清白,保鄉里平安的神話就此傳開。媽宮港的百姓從此更加信仰崇拜媽祖。 (選自《媽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