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影视风影在线_美女又大又黄www免费网站_免费AV岛国大片在线观看_啦啦啦韩国视频免费观看_残疾人XXXXBBBB视频_中文在线 地址_性福宝色多多_亚洲成色A片77777在线麻豆_亚洲精品无人一区二区_男女作爱免费网站在线观看_午夜香吻视频在线看免费_精品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码区别_日本一道本线一区免费_成人一级黄色片_站长推荐国产精品视频_色人岛_久热久色_大地资源中文字幕第8页_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_青青草a免费线观a

今天是
天氣預報:
莆田英杰林師肇
【發(fā)布日期:2024-07-31】 【來源:本站】 【閱讀:次】

□林祖泉

 

林師肇,乳名阿麟,俗名邦尾麟,字香宇(一說筆名香宇)。清光緒八年(1882)出生于莆田縣城東門外邦尾村(今莆田市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豐美社區(qū))一個農民家庭。其父起早貪黑,靠辛勞耕田來養(yǎng)家糊口。不料,在他6歲時,因為一次行船遭遇了風浪,造成船翻沉沒,其父不幸溺水而亡。這一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使年僅22歲的母親成了寡婦。其母憑著堅毅的性格,勤勞的雙手,靠種田和賣荔枝樹苗的微薄收入來維持這個家庭,并撫育了兩個孩子。他母親勤勞賢慧、樂善好施、關心他人的良好品德,給林師肇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尤其是童年喪父的不幸遭遇,鑄就了他剛強的性格。

林師肇4歲的時候,母親將他送到本村的祠堂,跟隨私塾先生讀書識字,接受啟蒙的教育。

從八九歲起,林師肇就很懂事,幫助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以減輕母親的負擔。

 

考入興郡中學堂

 

戊戌變法后,廢科舉興辦新式學堂成為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清朝廷迫于大勢所趨,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宣告廢除科舉制度。近代莆田第一所新式官立中學堂——興郡中學堂的誕生,標志著興化府封建教育體制的基本終結。

清光緒三十年(1904),邑人張琴進京會試,拜見邑人御史江春霖于京城都門,談及邑郡興辦中學堂之事不可緩,江春霖亦深以為然。同年10月,“江春霖電興化府寶康設立興郡中學堂?!鼻骞饩w三十一年(1905),“寶康調知建寧府,以賴輝煌署知興化府事,命莆田縣寧云漢、仙游縣楊文瑩合籌經費設立興郡中學堂”,得調莆田縣歷年各項罰收款4000元為中學堂開辦費,仙游縣義倉款1000元、興安書院移款1000元、擢英書院移款1000元等計3200元,為中學堂經費。

中學堂擇擢英書院(舊址在今莆田市實驗小學)為堂址,由新科進士張琴主董其事,是為興化府第一所官立中學堂。同年冬,張琴主董擢英書院院舍改造,徹底改變了封建學校東廟西學制,教室、操場、講堂(禮堂)、教員辦事休息所、學生膳堂、住舍、應接室及貯物室成為學校的基礎設施,學校與神廟分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式學校。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春,院舍改造竣工,學校開始面向莆、仙兩縣,通過考試的方式招收首屆學生。首屆共錄取考生80名,其中秀才14人。林師肇也被錄取為該中學的首屆生,時年24歲。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莆田籍監(jiān)察御史江春霖,因連續(xù)上奏彈劾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凱禍國殃民,被革職罷官,返回莆田。邑人為其鳴不平,自發(fā)地在城內府學明倫堂開歡迎會。興郡中學的全體師生,由校監(jiān)督(校長)張琴帶領前往歡迎。此舉轟動全縣民眾,使林師肇清楚地認識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興郡中學的讀書生涯,讓林師肇增長了知識,擴大了視野。他的革命思想也在這期間逐漸形成。

 

早期的活動

 

清宣統(tǒng)二年(1910)春,林師肇為反抗莆田豪紳惡霸朱訓彝等包攬訴訟,欺壓華亭鄉(xiāng)農民,憤怒不平,遂挺身而出。他在縣城文廟明倫堂發(fā)表演說,痛斥朱某人的蠻橫無理行徑,喊出“民權要伸張”的正義呼聲,不料遭到朱訓彝雇傭的一批打手的行兇痛打,幸虧在場民眾奮力搶救,才得以脫險。

同年7月,林師肇聯(lián)絡校內外志向相投的同學楊持平、宋禧生、林爾翰、林震宇等多人,在莆田城內的官場娛樂場所,圍捕一批挾妓賭飲的府縣僚屬幕友李某等人,拘送縣衙門,造成震驚一時的“官幕案”,使官府臭名遠揚。然而,腐敗的官府卻是官官相護,知府韓方樸不但強行把被捕的僚屬全部釋放,還氣急敗壞地下了一道命令給府縣提學使,不許興郡中學林師肇翌年參加省里的畢業(yè)考試,也不允許他回家鄉(xiāng)。這實際上就是一道驅逐令,無理將林師肇從興郡中學除名,并逐出莆田縣。最后,校方迫于壓力,以言論過激、無事生非等為由,把他開除出校。

八九月間,林師肇在家短暫居住,閱讀一些宣傳革命的書刊,如莆田革命黨人在上海譯著的《福建之存亡》等,并拜訪黃紀星等師友,共同議論時局及發(fā)展前途??紤]到當時福建發(fā)動革命的時機尚未成熟,同時受到黃紀星老師的引薦,他準備赴上海了解革命信息,與其母商量后,便籌集一筆路費,乘船遠赴上海。

在了解革命信息的同時,林師肇加入了“旅滬福建學生會”的革命團體,參加該革命團體的莆田人還有黃紀星、林君漢、黃主亞、黃勝白、陳柱生、劉匡漢、陳乃元、陳樵、曾育三、林爾瀚、何其偉、陳芑貽、朱喚醒、梁濟川、郭振坼等15人。

 

出走南洋加入同盟會

 

不久,林師肇從上海返回家里,與母親商量后,變賣了一些田產作為出國的路費。清宣統(tǒng)二年(1910)10月初,他告別母親和胞弟,取道廈門乘海輪前往馬來西亞閩籍華僑聚居的檳榔嶼,謀取出路,伺機成熟時再回國參加革命起事。經過10多天的海上航行,終于在月底抵達該地。登岸后,面對異國他鄉(xiāng),人地兩生,舉目無親,林師肇決定投靠由閩粵籍華僑共建的“平漳會館”,受到接待并安排食宿。數(shù)日后,由“平漳會館”介紹給莆仙籍華僑所建的“興安同鄉(xiāng)會館”,在會館的關照下,經接洽與一間莆田籍華僑開的商店訂立短期務工合同,暫時安頓下來。

林師肇白天在商店里務工,晚間和閑余時常幫助工友們代寫書信,與華僑老板及工友們關系處得非常融洽。由于他文化水平相對較高,工余時便到檳榔嶼城的一些“閱書報社”閱讀華文報刊,了解國內的訊息。后來,他受一位華僑同盟會員的推薦,加入了同盟會的外圍組織——“閱書報社”。

11月中旬,在檳城清芳閣俱樂部,林師肇和“閱書報社”員工們一起聆聽孫中山先生的演說。11月底,林師肇響應孫中山號召,經當?shù)亻}籍同盟會員的介紹,正式填表宣誓參加了同盟會。

 

籌劃福州光復起義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農歷329日,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了,但它沉重地打擊和動搖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黃花崗起義失敗后,孫中山和同盟會總部決定采取新的斗爭策略,以策動新軍起義為主力,同時發(fā)動沿江大城市和各省會響應武裝起義,以達到推翻清專制統(tǒng)治的目的。

同年5月,林師肇在檳榔嶼完成半年的務工合同后,即奉孫中山和檳榔嶼同盟會總部的密令,由檳榔嶼搭船回國秘密發(fā)展同盟會組織,蓄積革命力量,圖謀舉事。5月下旬抵達廈門港。他先回莆田老家稍作安頓后,隨即赴福州南臺梅塢橋南公益社同盟會福建支會總機關報到。從此開始全力投入橋南公益社所組織的籌劃福州光復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

不久,同盟會福建支會又派遣林師肇回老家莆田發(fā)展同盟會會員,建立同盟會組織,委任他為莆田同盟會會長。為此,他回莆田后先與黃紀星等老師、學友進行聯(lián)絡,并經黃紀星介紹在義務小學堂擔任兼課教師,作為掩護開展工作,還經常與林奇峰、楊持平等學友保持密切聯(lián)系,溝通訊息,聚集革命力量。

同年7月,莆田同盟會組織建立后,恰逢莆田義務小學堂開始放暑假,他便返回福州橋南公益社,全身心參與準備省城福州光復舉事的有關事宜。此時,莆田籍的涂開渠、林爾瀚、何其偉、陳樵、陳乃元、曾傳三、朱煥星、梁濟川、陳芑貽等人,也來到福州加入了橋南公益社之革命團體,并承擔各自的任務。

鑒于先前歷次發(fā)動的武裝起義均以青年學生和青年志士為骨干力量,于是林師肇決定參加橋南公益社下屬體育會的組織建設工作。每天早晨6時至7時半,參加由橋南一帶英華、福音、培元等教會學校學生報名參加的體育會的體育鍛煉,由橋南公益社聘請一位姓馮的教練傳授。除操練體操項目外,還傳授一些徒手格斗及使用木棍子、木槍等本領。以利將來發(fā)難時,有一支革命力量。每天約有200名學生自愿前來倉山梅塢麥頂操場,進行操練。他與學生們打成一片,建立了友誼。與此同時,他還關注并指導莆田光復起義的準備。

同年8月,林師肇約好友林奇峰來福州南臺溝通信息,并委托他先回莆田,聯(lián)絡農民起義領袖黃濂,做好響應福州光復起義的籌劃工作。八九月間,同盟會福建支會秘密部署,擬在橋南公益社體育會和教會學校學生中,物色人員醞釀組建炸彈隊、洋槍隊、救火隊等。要裝備這些武裝隊伍,就必須有槍支武器彈藥。于是秘密研制手擲炸彈就成為迫在眉睫的事。

林師肇主動向橋南公益社領導表示愿意承擔這方面的籌劃工作。每天早晨與青年學生一起練操習武,其余時間都和懂得研制手擲炸彈的李質文及工匠們,在倉山孤兒院一起研制手擲炸彈。

同盟會福建支會在認真總結各地起義經驗后認為,欲在省城福州舉事,必須依靠武裝力量,為此則必須竭盡全力對駐福州的新軍和警察部隊進行策反工作。彭壽松對此做了大量工作,成效卓著。為了方便吸收他們加入同盟會,在福州軍門成立了軍警特別同盟會,彭壽松為會長。截至同年9月,上至新軍第十鎮(zhèn)統(tǒng)制孫道仁和二十協(xié)協(xié)統(tǒng)許崇智,下至中、下層軍官部分士兵及警察,多達2000余人加入了同盟會。從而使駐福州新軍站到革命派一邊,對發(fā)動舉事非常有利,標志著起義時機已日漸成熟。

 

投身福建光復行動

 

武昌起義勝利后,同盟會福建支會認為,響應武昌起義的條件已經成熟,必須在省城福州抓緊發(fā)動武裝起義。并于同年114日,正式組織了學生敢死炸彈隊、學生洋槍隊、民團聯(lián)合救火隊、學生體育隊、民團義勇隊、閑散官兵先鋒隊等,與起義新軍協(xié)同作戰(zhàn)。

115日,同盟會福建支會主要負責人鄭祖蔭、林斯琛、彭壽松、劉通等密邀已加入同盟會的福建新軍第十鎮(zhèn)統(tǒng)制孫道仁、二十協(xié)協(xié)統(tǒng)許崇智,在閩江下游魁岐江面一艘夾板船上,舉行秘密會議。商討有關福州武裝起義實施計劃和兵力部署問題。會議決定,參加起義的學生武裝團體及各社團組織,統(tǒng)歸同盟會福建支會總機關指揮,具體分工由彭壽松負責抓學生炸彈隊,劉通負責抓學生洋槍隊,鄭福蔭和林斯琛負責抓學生體育隊等。

會議還決定,起義軍司令部設在福州城內花巷,由許崇智擔任前敵總指揮,前敵總指揮部設在于山觀音閣大士殿(今福州市博物館),光復后由孫道仁任閩都督。同盟會福建支會總機關將蓋有紅色“公權”兩字的白布臂章,分發(fā)給起義人員作為聯(lián)絡標志,并密傳口令“子女”兩字,為聯(lián)絡信號。起義時間決定在8日晚上舉行,軍方提出必須等學生炸彈隊開進城內后,革命軍才發(fā)動進攻。

前敵總指揮許崇智察覺旗兵尚未探明革命軍的主攻目標,于是當機立斷在8日晚,率革命軍秘密登上于山。于山是福州城內3個制高點之一,它居高臨下,俯瞰旗界將軍衙署等軍政要地,為敵我雙方必爭之地。敵人失此一步,在戰(zhàn)略上已陷入受困的被動局面。根據前敵指揮部部署,彭壽松當晚率學生炸彈隊進城。因旗兵夜禁森嚴,為避開敵人盤查,繞道而行,至午夜始抵達水部附近的南校場。并在南校場決定,由炸彈隊隊長林師肇率先示范,帶領隊員每人投擲炸彈一至二枚演習,以便掌握要領。然后越過敵人封鎖線,由水部城門進入城內,途經鱉峰坊、津門樓一帶,發(fā)現(xiàn)敵人在旗汛口沿街縱火燒民房,便由林師肇隊長派20名隊員,向敵人投擲數(shù)十枚炸彈,給敵人以致命打擊,使敵人向西城逃竄。隨后炸彈隊便登上于山與起義軍并肩作戰(zhàn)。

當時總指揮許崇智給炸彈隊下達的任務:一是發(fā)揮手擲炸彈近戰(zhàn)的威力,堅決消滅企圖進犯于山指揮部陣地的敵人;二是配合起義軍步兵攻占將軍衙署;三是配合起義軍步兵攻占四座城門,并配合守衛(wèi)四座城門。根據總指揮許崇智下達的作戰(zhàn)任務,炸彈隊隊長林師肇將全體隊員臨時分成3個作戰(zhàn)分隊。第一分隊40人戰(zhàn)斗在于山陣地,由林師肇親自指揮;第二分隊20人配合攻占將軍衙署,交由步兵營統(tǒng)一指揮;第三分隊10人配合攻占四座城門,交由步兵營統(tǒng)一指揮。

9日拂曉,起義軍在于山發(fā)起總攻,大炮轟鳴,炮彈擊中將軍衙署。守軍驚慌萬狀,企圖攻占于山,奪取起義軍大炮。同時潛入于山東側附近的鰲峰坊公立法政學堂宿舍(今福州師范學校)洋樓內,利用百葉窗作掩護,瘋狂向于山炮兵陣地射擊,起義軍傷亡10余人。

許崇智一面命令炮兵轟擊法政學堂宿舍樓,一面下令林師肇派炸彈隊員,奮勇登上法政學堂宿舍樓,選擇關鍵部位投擲炸彈,使該宿舍樓頓時倒塌,敵人狼狽潰散。法政學堂據點被起義軍摧毀后,又有一股敵人數(shù)百人,從于山后部東側由呂祖宮沖至八十一階,妄圖登上于山奪取炮兵陣地。許崇智下令總預備隊用機槍猛烈射擊,并派林師肇率炸彈隊員瞄準目標猛摔炸彈,炸得敵人血肉橫飛,死傷數(shù)十人,其余爭相潰逃,戰(zhàn)斗打得十分慘烈。

另一股敵人則從于山后部西側的太平街(今協(xié)和醫(yī)院),企圖從于山麓攀登白塔寺,然后登越于山圍攻起義軍于山指揮部。許崇智率總預備隊和林師肇炸彈隊迎頭痛擊,敵人死傷無數(shù),剩下的抱頭鼠竄。經過半天多的猛烈進攻,敵人的將軍衙署、總督衙署、屏山彈藥庫、四城門等均被起義軍勝利攻占,旗兵各主要據點相繼潰敗。

于山戰(zhàn)役是福州光復起義關系全局的決定性戰(zhàn)役。敵我雙方對于山的爭奪戰(zhàn),不僅時間長,而且戰(zhàn)斗場面十分殘酷激烈。林師肇率領的學生敢死隊,直接以手擲炸彈摧毀了于山東側法政學堂學生宿舍樓的敵人據點;還以猛打猛沖、敢于近戰(zhàn)、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及時挫敗敵人的陰謀,立下戰(zhàn)功。充分顯示了林師肇果敢、機智、沉著、靈活的指揮才能。

于山戰(zhàn)役,學生炸彈隊表現(xiàn)出勇敢機智、敢打敢拼、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炸彈隊前后共犧牲兩名隊員(王耀西、黃清銓),負傷一名,對福州光復做出重要貢獻。

經過9日上午激烈戰(zhàn)斗后,旗兵傷亡慘重,閩浙總督松壽得知大勢已去,無可挽回,隨即撤行出署,逃至鹽道前高開榜畫店吞金自盡。下午,敵人先后在水部城上和于山天君殿前,豎立白布旗,表示“請求停火,全部獻械乞降”。當起義軍同意?;饡r,數(shù)百名不甘心失敗的旗兵,又蜂擁至于山腳九曲亭妄圖反撲,再次被總指揮許崇智打敗。

1110日,剩下的殘敵1300余名,在南校場全部繳械投降。當戰(zhàn)事平息后,總指揮部許崇智決定派剛從講武堂畢業(yè)的學生軍官和林師肇領導的炸彈隊員混合編成若干小隊,在旗界進行巡邏并挨戶收繳槍械。

1111日,同盟會福建支會全體人員,由南臺進入城內都督府,遂開會商定組織軍政府,設立參事員會。推舉孫道仁擔任軍政府都督,許崇智為福建海陸軍總司令,彭壽松、鄭祖蔭、林斯琛為參事員會正副會長。

 

完成莆田宣慰事宜

 

省城福州光復,使全省革命形勢發(fā)展勢如破竹,對省屬各府、廳、縣的迅速光復易幟,產生了榜樣效應。1113日,都督孫道仁得知興化府在革命黨人策動下,于12日宣布易幟。立即派遣炸彈隊隊長、莆田縣同盟會長林師肇回莆田宣慰。

林師肇奉孫道仁都督令,偕同旅省參戰(zhàn)的部分同志,于14日趕回莆田,與駐莆新軍管帶萬國發(fā),共同負責莆田光復后的社會秩序。首先組織青年學生到府內遍貼告示,使全城始漸歸安謐。并由林師肇邀同邑好友黃紀星,在城內召開慶賀光復大會,由林師肇和黃紀星先后作演說,會后組織帶領一批青年學生沿街游行,全城民眾歡天喜地夾道歡迎,無不感到揚眉吐氣,大快人心。

當時,一些沿街夾道圍觀的民眾,拍手稱贊說:“邦尾麟,帶領炸彈隊入城安民了?!迸c此同時,林師肇還與黃紀星等人商議成立了莆田治安事務所,推舉黃紀星任所長,維持全境秩序。

當莆田光復秩序穩(wěn)定后,林師肇奉命回福州。

 

病逝于福州

 

1912年,林師肇被推舉為福建省臨時議會議員。次年,續(xù)任為省議會議員,其提案多為彈劾事,貪吏懼之。

1914年,北洋軍閥派密探四處監(jiān)視、抓捕殺害革命黨人。林師肇也受到通緝,遂于同年春再度逃往馬來西亞,伺機東山再起。他先后擔任馬六甲培風華文學校校長,檳榔嶼巴東丁雅勉勵青華文學校校長和雪蘭莪巴生中華學校校長。他以學校為陣地向華僑宣傳革命,為革命籌募經費,對馬來西亞華僑華文學校教育做出了貢獻。

19179月,孫中山發(fā)起護法運動,軍政府委任許崇智為北伐第二路軍司令。次年,林師肇奉孫中山指示回國襄助許崇智部軍務,出任東路軍閩粵第九旅司令。

1921年,林師肇因健康情況不佳,脫離軍務,出任福建華僑公學校長,整飭學務,專心治教。時福建省議會恢復,他再度被選為省議會議員。192411月,林師肇因積勞成疾,醫(yī)治無效,病逝于福州,終年43歲。

分享至:
打印】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凯里市| 樟树市| 乡城县| 永昌县| 宜川县| 宽甸| 阿图什市| 交口县| 辽宁省| 怀柔区| 阜康市| 镇宁| 通渭县| 临沧市| 保靖县| 萍乡市| 乌拉特前旗| 安岳县| 万载县| 赤峰市| 丘北县| 怀宁县| 台湾省| 丰顺县| 通化县| 台南县| 宜章县| 宁武县| 炉霍县| 哈尔滨市| 乌苏市| 平南县| 台安县| 丹寨县| 泰州市| 扎囊县| 卢湾区| 马龙县| 阿巴嘎旗| 易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