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這一嗜好,也是他的脆弱點。正好被呂四娘所利用。
“忽見寶玉在夢中喊罵,說:lsquo;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這句話的意思是呂四娘將要與雍正扮演美人計的戲,這簡直是對自身情操的一種無情摧殘。在感到無比恥辱的同時也感到無比的憤怒。痛罵昏君雍正怎能相信曾靜(曾與僧諧音,即和尚)張熙(送勸導信給岳鐘琪,導與道諧音,即道士)的混帳話,無端設置文學獄,冤殺無數人。這種美人計下的雍正(金)與呂四娘(玉:獄)“姻緣”是呂四娘的無奈之策,是雍正走向末日(木)和死亡(石)的冤冤相報。
以呂四娘的身材容貌實施美人計不成問題,而問題的關鍵是這出戲如何演的“真亦假來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的不露破綻卻難倒了呂四娘。一是心中的深仇大恨,如何在仇人面前裝得若無其事,不露聲色;二是長期的習武,打拳賜腳,騰挪竄躍,臉露殺氣的剛氣野性與深閨大小姐的纖腰楚楚,靨笑春桃,蓮步乍移的嬌滴滴形成巨大的反差;三是情竇未開一心撲在學藝復仇大事上的呂四娘對男女之情都是一片空白。更談不上如何擠眉弄眼,暗送秋波,賣弄風hellip;hellip;這些都是呂四娘應當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于是呂四娘(寶玉)便想起《牡丹亭》曲來,自己看了兩遍,猶不愜懷”。《牡丹亭》昆曲是明代湯顯祖作的。寫杜麗娘慕色還魂事。久困閨房的麗娘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動了訪春之情。麗娘回屋后,忽作一夢。夢見一書生手拿柳枝要他題詩,后被那書生抱到牡丹亭畔,共成云雨之歡。麗娘終困成疾而死。
于是到梨香院請求唱戲最好的齡官演示《牡丹亭》中《步步嬌》唱段:“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錨,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豆的彩云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觀。”這段羞態畢露,憨態可愛,秀色可餐的思春場景對呂四娘要演美人計來說確有難得的借鑒作用。但由于齡官生病拒唱,使的呂四娘無從學到真實的思春動作。加上親眼看到齡官的心上人賈薔買雀子在籠子里演銜旗串戲臺給生病的齡官解悶時,遭到齡官的誤解而生氣。賈薔又聽話地把不惜重銀買來的雀兒放掉的情景,“這才領會到劃lsquo;薔rsquo;的深意(三十四已詮釋)。”以致懷疑自己所盤算的美人計的把握性,“只是每每暗傷,不知將來葬我灑淚者為誰”。
“且說林黛玉當下見了寶玉如此形象,便知是又從那里著了魔來”:意思是呂四娘對實施美人計自信心不足,心中彷徨不安,無心參加薜姨媽的生日祝賀。
“黛玉便笑道:lsquo;你看著人家(寶釵)趕蚊子的分上也該走走rsquo;。”意思是那些因文字(蚊子)獄而被殺(寶釵)掉的人你怎敢忘(蚊)掉。
“寶玉聽了忙說:lsquo;不該。我怎么睡著了,褻瀆了他rsquo;。”意思是呂四娘自責自己不該糊涂,不能違背自己的初衷和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實施美人計有多兇險,必定要去完成報仇(薜姨:雪矣)的心愿。(全文完)(吳明星 鄭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