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語是押韻的語言。莆仙方言韻語大都是口語,書面韻語(文)較少莆仙話押韻(俗稱“落句”)比普通話嚴格。口語韻語中,押韻的字都要白讀,而且,必須同韻(韻頭韻腹韻尾都相同)、同調。兩個押韻字,其語音上唯一的區別在聲母。莆仙話有七個聲調,除上聲外,平去入都分陰陽。陰陽不可通押。比如同韻母的陰平字和陽平字,不能押韻,余類推。
一、口語的韻語主要有以下幾種。
1、熟語。主要是諺語。如:初三,月腳 ;初四,月蒂;初五,月照路/ 鎮前孝部,有田無路/ 目珠頓,豬腳侖(啃)/ 三月三,娘子行外家/ 月畫,日大/ 廿八廿九,月上雞吼(叫)/ 有錢無錢腹肚圓/ 大一時,就是阿姨/ 頂不合,下廝鑿/ 交冬滿洋空/ 三牙食給著,會好食補藥/ 量大地位闊/ 一錁買王梨(菠蘿),三錁倩人宰(雇別人削皮)/ 無請爬上鼎/ 輕錘易(換)重錘/ 尾囝一戈(魚簍)囝
2、順口溜。卜持只來看,便宜一大半/ 揀甲了,賣甲了/ 錢咸貨無嫌/ 買厄伓知賣厄,賣厄伓知買厄/ 人人好(喜好),人人罵/ 家庭家庭,纏啊纏/ 嗷啊嗷,暝頭時困做一頭(夫妻無隔夜之仇)
3、叫賣用語。老鼠藥。蟑螂藥。胡蠅藥。跳蚤藥。老人--穿針/ 酒瓶可樂瓶賣無/ 寶糕--軟寶糕
4、謎語。方言謎語注重押韻,念起來朗朗上口。白鷺鷥,紅髻索(紅頭繩)系脰呂(線面)/ 王三偷迎(扛)耙,迎了放山下(字謎:瑞)/ 一間厝仔窄窄,會住五個人客(鞋)/ 厝住田涂坑,雙手舉鉸刀。鉸布鉸弊落,鉸手喊哎喲(毛蟹)
5、歌謠。莆仙歌謠相當豐富,以下舉幾個例子,有的只錄片段:
螢母卓地,魚給食,蝦給夾/ 紅目糟,豬母婆,灶頂食,灶下拉/ 天頂一核星,落落尾(掉下去)嘰里咖啦/ 十三十四,擔來擔去。十五十六,糞池兜齊廝鑿(拳打)/ 桃紅紅,餅生蟲/ 天啊天,保庇給好天。雨呀雨,保庇給落雨/ 頂鈕鈕下鈕,成人(結婚)無辦酒/ 阿豬阿狗,播田薅草/ 雙手掩房門,大家齊出門,洞房初會面,夫妻情意綿(結婚贊詞)
6、俚歌(板鼓咚)。俚歌一般四句一換韻。一二四句押韻,第三句不押。以下錄幾個片段:六月出來大暑兜,大郎意愛卜回頭。今共娘子辭離去,王氏思量目滓流。( “真珠衫”片段)/ 陳三應了就彎行,九郎委實伓知情。就是落難來屆只,因何磨鏡路上行(“陳三五娘”片段)/ 送君送到延壽橋,壽溪釣艇好搭聊。愿君胸藏萬卷書,金榜題名掛在朝/ 送君送到石厝邊,看見阿桃煮點心。有炊碗糕綠豆餅,也有烏肉溜粉心(以上是“三十六送”片段)
二、書面韻語主要來自莆仙戲劇本中的韻文和一些宗教宣傳講唱材料以及簽詩卦辭等。這些韻文大部分是用漢語書面語寫成的,但要用莆仙話說唱。與口語韻語不同的是,這種作品押韻以韻書為準,一般用文讀。
1、莆仙戲(含木偶戲)劇本中的韻文。戲曲一般都押韻,對白里也有一些。以下片段選自莆仙戲《春草闖堂》第三場,“看”、“安”、“關”等字必須文讀才能葉韻。(胡進唱)逢大案,逢大案,如船擱淺灘,玫庭是否李府婿?特向小姐一探看。(春草唱)知府無能偏究底,女婢饒舌心難安。為救公子,間不容緩,撒謊且過眼前關。如今回府去,勢難再瞞混,小姐詢知必羞惱,家法上身自貽患。
2、宣傳宗教的歌曲中有不少韻語,書面語居多。以下是《中國民間歌謠集成·莆田市分卷》收錄“眼明經咒”的一個片段。護羅摩,眼羅摩,眼中惡血盡消磨。有人誦得眼明經,生生世世眼光明。每日早晨誦七遍,勝過萬卷經。
3、簽詩(用于占卜的簽子上的文字)和卦辭。簽詩一般是四句七言詩。流行區域不限莆仙。以下是一首簽詩。龍虎相交在門前,此事必定兩相連。黃金忽然變成鐵,何用作福問神仙。
莆仙方言韻語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易于流傳,也可用于學習方言。 (余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