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這個充滿神奇色彩而又豐富文化的縣城,在現代畫壇上出了李霞、李耕、黃羲三位馳譽海內外的人物畫家,并稱為“仙游畫壇三杰”,這在中國是罕見的。三人中李霞年歲最長,成名最早,足跡涉及地方最多。雖然離開人間七十多個年頭了,文采風流至今為人們所贊賞和懷念,而拳拳愛國之心,仍然激勵著后人勇往直前。
江南畫鄉鑄英才
李霞(1871—1938)字云仙,號石髓子,抱琴游子。生于福建省仙游縣賴店鎮橫塘村。在這山青水秀,富有田園風味的環境中陶育出這位著名的古典人物畫家。李霞自幼喜愛繪畫,自敘 童年時代學畫的經過時說:“霞性疏宕,懶事詩書,幼時嘗以瓦礫畫地作人物狀,先伯父芳林公每顧而笑曰:lsquo;讀書難,作畫亦不易,讀書必先明書理,作畫必先明畫理,其運筆又與書法同,當自有法而至于無法rsquo;”。(見李云仙先生《髓石子自序》)??梢姡钕汲鯇W畫時是在民間雕刻藝人,頗具藝術造詣的伯父李芳林的啟蒙和諄諄教誨下受益匪淺。李先生致力于研習清代福建名家上官周、黃慎的畫法,先學線條,后習寫意,以寫意統率線條,先學山水花鳥,后繪人物,李先生把《芥子園畫傳》作為主要學習范本,并兼修詩文書法,甚至把日本瀧和亭的寫意畫亦作為學習對象,由于轉益多師,博采眾長,形成自己揮灑酣暢,遒勁豐潤的畫風。十七歲時,為仙游鄉村寺院廟宇繪佛像壁畫,從此,開始以畫藝游歷四方,走上繪畫的藝術人生道路。李先生秉性喜愛山水,多次攜帶畫家黃羲和從侄李璧外出,足跡遍及江南。1903年,他去福州參加鄉試,旅寓西禪寺,結識了福州名士陳寶琛(宣統皇帝之師)、周子迪等人,陳寶琛詩贈:“仙游大畫家,寄跡西禪寺,遺我古美圖,筆姿含秀挺”,贊揚李霞仕女畫的藝術特色。這時,畫家已是名聞八閩了。1908年,他隨同清代新疆道御史、書法家江春霖入京,閱歷代墨寶畫跡,交京師藝友名流,縱論天下古今,吸取西洋畫技巧,開拓創作眼界,聲名大振,求畫者接踵而至。他繪制的《麻姑晉酒圖》頗受外國人喜愛,麻姑的造型:鵝蛋臉、柳葉眉、紅櫻唇、苗條身,展示中華女性之美,而贏得“麻姑李”的雅號。1909年,江春霖極力推崇他的畫藝,為“李云仙抱琴獨立圖”寫序。1910年,李先生南返,先后在上海、南京、南通等地舉辦畫展,作品還參加南京博覽會,更贏得藝術界重視,許多報刊登載他的作品和為其藝術成就的評論和詩文。書畫大師吳昌碩親自撰文,稱譽先生為“人物第一家”。最近,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陳傳席撰文,《評現代名家與大家》(刊在《國畫家》2009年4月)說:“在任伯年之后,徐悲鴻、蔣兆和之前,他(李霞)應算當時最杰出的一家?!? (連載一) (張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