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蔡京兄弟一行風塵仆仆,神采飛揚歸來落座擺宴犒勞眾人時,看到蔡安一伙早已端上來一盤盤九宮式的大圓盤上,以仙螺和炸水龍、荔枝肉等別出心裁,色香味俱佳的碟菜,又聽著蔡安不無洋洋得意地向大家一一介紹九宮式的大圓盤上,那碟碟小菜之雅稱與五行屬性,文化內涵與養生功效,以及與之相關的少為人知的一個個逸聞趣事時,不禁滿臉喜色,頻頻頜首。尤其是,聽到蔡安把仙游人司空見慣的五彩豆,說成為是皇帝到相府最愛吃相爺用獨特方法鹵就的碟菜之故,所以就成為“身價百倍”的“皇帝豆”時,蔡京更是情不自禁地帶頭鼓起掌來,頓時,引得滿堂喝彩聲!在這種熱情洋溢的環境下,即使是原本迫不及待盼望著一睹相爺的“九天珠玉”風采為快,待嘗美味佳肴為樂的縣官隨從一行,卻在初看大失所望之余,一旦聽此一番口吐蓮花的妙語連珠漫話之后,也無不躍躍欲試著大展身手,以圖捷口先嘗為快呢!這豈不是美食文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有魅力所在?
據說,從此以后,這盤裝九宮式的大圓盤碟菜,不但正式成為蔡京兄弟宰相府里,大小宴席上的品牌“節目”,而且,更是仙游官府與民間喜聞樂見之約定俗成的宴席必備碟菜。所以,后來仙游人干脆就賦予它“九天珠玉” 或“九仙珠玉”美稱。然而,因其解放以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后,人們談仙色變,特別是那些帶有鮮明道教神仙色彩和與北宋蔡京兄弟“奸臣”相關傳說的美食菜譜,后人大都諱莫如深,唯恐避之不及。以至于后來被毫無個性的外來賓館、招待所擺小蝶菜所影響,久之久之,自然漸漸被人幾乎淡忘殆盡了。不過,改革開放以后這種盤裝九宮式的大圓盤碟菜,也“春風吹又生”了,因為,畢竟積淀有豐厚文化底蘊的傳統美食是有其堅忍生命力的。 (續完)(陳德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