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莆田市作家協會組織40多名作家、文學愛好者,走進北岸山亭鎮賢良港,探尋媽祖文化的深厚底蘊。
采風團一行首先抵達賢良港天后祖祠。這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建筑,由照壁、山門、拜亭、正殿、后殿五大建筑組成,整體風格古樸、典雅、自然。據記載,祠內媽祖寶像為異人妝塑,慈愛和悅,形象生動,極具藝術價值。
緊接著,采風團一行移步至天后圣殿。這座宏偉的建筑,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由印尼華僑黃秀卿女士倡建。圣殿建設過程中曾發現五色土這一罕見奇異現象,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隨后,采風團前往媽祖故居。這座古樸優雅的宅院位于祖祠山南麓、天后圣殿西側,坐北朝南,背山面海,展現典型的宋代莆田官宦宅第建筑風格。值得一提的是,宋、元時期媽祖故居就曾多次修建,明末清初尚有書亭、梳妝樓、后花園等遺址。
離開媽祖故居,采風團又來到祖祠山公園。這座公園原名洞山,因天后祖祠坐落于此而改名。公園的地標性建筑是一尊高15.13米的青年媽祖石雕像,由96塊潔白無瑕的花崗巖組成,象征媽祖的圣潔與高貴。
此外,采風團還參觀充滿傳奇色彩的“受符井”,見證賢良港海上貿易輝煌的航標塔,以及寓意深遠的“三炷香”礁石等景點。
最后,天后祖祠董事長林自弟與采風團一行舉行座談。林自弟對采風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熱情地與大家分享媽祖文化。他表示,媽祖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希望通過此次采風活動,進一步推動媽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媽祖文化的魅力。 (時報記者 林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