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懷中
陳素霞/攝
陳素霞/攝
春意正濃。荔城季節(jié)的色彩分外富有。花紅柳綠,還有那黃燦燦的枇杷,一串串地掛在闊葉樹上,發(fā)出誘人的色澤。
我去廈門特區(qū)參加活動,歸途中特地在莆田逗留,一入這地界,便被那黃金般顏色的枇杷吸引住。下午又馬不停蹄地到文甲碼頭,雇條小船到湄洲島。
舍舟登岸,一座座大大小小形式各異的新型建筑物,披著夕陽的金光,不斷展現(xiàn)在眼前,一個強烈的印象浮現(xiàn)腦際:一次一次地來到這里,這里一次一次地變化。
夜間下榻新筑的海灘上靠海的“潮聲客舍”。走上高高低低甲板似的天臺,這座帆船型的招待所輪廓更加分明。天上月亮將圓未圓,月光如氤氳的霧氣薄薄地瀉在海島上,敷在樹上、所有的建筑物、自然物上。只見海天相接,天上的星星和海上的燈火相映,天如海,海如天,媽祖祖廟的燈光,分外明亮。整個海島沉浸在寧靜的氛圍里,寧靜得叫人感到如海上蓬萊仙閣,天上瓊樓玉宇。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想登高觀海上日出的打算又落了空。登上樓臺,朝陽已在云端向我燦爛地笑著,它用萬道霞光,普照大地。山門、御門、亭閣、樓臺、商業(yè)城、酒家賓館、農貿市場……在朝霞晨風的笑與聲中嫻靜佇立。
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
拾級而上,石階把山門高高托起。再往上登,穿過御門,鐘鼓樓、梳妝樓、朝天閣、升天樓……構成了祖廟雄偉宏大的建筑群,為湄洲島增添了許多美麗的色彩。
在管委會會客室里,看了“湄洲島總體規(guī)劃”模型。前面有段文字說明:位于福建沿海“黃金海岸”的中間地帶是海峽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xiāng)。介紹中,引起我興趣的,還有這些話:湄洲島是個美麗的島,有十三條海灘,是全國少有的,也不亞于世界有名的海灘。這是一塊正在開發(fā)的白玉般美麗的處女地。
我似乎看到海上一塊晶瑩剔透的美玉。
聽罷介紹,隨即乘車到海島南部去看海灘。我想,昨夜宿于島的北部,現(xiàn)在去南部,這島的南北兩部也都涉足了。小吉普在公路上疾馳,進入防風林,恍若墜入綠色的海底。恰有一股青春氣息撲人心房。穿過三千畝防風林帶,九寶瀾海灘便橫在面前。這一塊三公里長、三百米寬的大海灘,處在林海和大海之間:前有海浪激越,后有松林滔滔。當地陪同者自豪地引用來賓的話來贊頌它:“行萬里海疆,數湄洲第一?!?/span>
我輕輕地、緩慢地踏著沙灘,一望無際,它使我想起了戈壁灘,然而戈壁灘沒有這里的平靜安寧、柔自如絨。它雖和大海相依偎,又沒有濤聲的喧囂,卻深情而閑適地躺在無聲無息的海灣上。它純樸而又富有。旁邊有“書庫”般的巖石,有細細的青草,有小小的黃花。石、草、花……恬然自得地立著,長著,開著。當你投入它的胸脯,便置身于一種純潔神圣的氛圍,使你感到喧囂駁雜的世界,在這里化成一片純凈與安寧……
湄洲島的沙灘,牽動了我多少的情思……
這是一塊鑲嵌在福建黃金海岸的白璧!這是大自然的造化和賜予!也許人們要問:它的博大,它的浩渺,它的純厚,它的廣袤始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時?也許是千年、萬年,也許是更加漫長的歲月,海浪用那耐心不躁、鍥而不舍、堅韌執(zhí)著、柔和細致的無數雙的手,日積月累,年復一年地鑄造、雕刻、愛撫出來的一粒粒、一顆顆無窮無盡的顆粒,它們連在一起,貼在一起,擁在一起,聚而不散,結而不凝,時也走動,而不像沙漠那樣在風中飛揚。它又不因海水的潮濕而變成污泥黑圩,或結成板塊鹽堿。它永遠保持它的潔白和細軟。
我正在尋求這海灘為何具有這得天獨厚的品格時,當地人向我敘述,這海灣附近有沖浪石,海浪把污泥卷下去,又把沙卷上來。這沖浪是過濾和凈化。這一席話,使我疑竇頓消,有所感悟。
當我久久地流連在這沙灘上,忽然感到它是千年來受全球環(huán)宇共同敬仰的媽祖的胸懷,當你在它的面前,就會感到安詳和寬闊。它的寬容,將使你的煩惱與憂愁,痛苦與悲愴,一點一滴地釋放、溶化,鑄造出堅實、意志和力量。它像是無數的“沖浪”將污穢卷入海底,把潔白呈獻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