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彬/文 翁志鵬/圖
媽祖筵席是媽祖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莆田林默自宋代以來,以其大愛峻德高功,受到世人廣泛的敬仰,并受到歷代皇帝36次褒封,成為至高無上的天后女神。
媽祖信俗于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全世界共有5000多座媽祖廟,3億多媽祖敬仰者。
“靈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湄洲媽祖祖廟每一年都要迎接近百萬媽祖敬仰者前來謁祖進香,特別是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之日和九月初九女神升天之日,迎神廟會十分壯觀。按照傳統禮俗,都要舉行隆重的媽祖祭典儀式。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媽祖被列為“春秋諭祭之神”,編入國家祀典。從此,媽祖祭典享受最高禮遇,按周代古禮,享少牢之祭,以全豬、全羊、五果、六齋、雞鴨、海鮮為主要祭品。少牢之祭古人還用全牛、全狗為祭品,但莆人視狗為忠實朋友,牛為衣食父母,故禁上供臺為祭品。
媽祖祭典儀式禮成之后,留下大量的祭品必須讓在場的賓客分享,這一習俗叫做“吃福余”。這個習俗就是媽祖筵席誕生的由來。
媽祖筵席由媽祖廟延聘當地最有名的廚師來操辦,利用那些供品為食材,巧妙地烹制出一桌桌豐盛的筵席來。
媽祖筵席經過幾百年的傳承與發展,在特色菜品、烹飪技法、器皿用具、筵席排列等方面都十分講究。而且還形成了“媽祖筵席”“媽祖喜宴”“媽祖素宴”“媽祖家宴”等四大系列。
其中,“媽祖筵席”應用于大型媽祖祭典活動,“媽祖喜宴”適用于各媽祖宮廟的聯誼活動或媽祖廟相關的慶典活動以及媽祖敬仰者家中的婚慶壽慶活動,“媽祖素宴”則以素菜成宴,用于媽祖道場講經活動后的招待宴,也用于招待吃齋的媽祖敬仰者和賓客。“媽祖家宴”則應用于天下媽祖回娘家大型活動的接待禮宴,以媽祖家鄉菜為特色,體現著親情滿滿。
媽祖筵席,已被列入莆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被評為中國名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