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候/文 翁志鵬/圖
農歷正月廿九晚,文峰宮的“尾暝燈”慶元宵活動“鬧活”了整座城。我有幸作為一名安保人員,在現場親身經歷盛典,雖略感疲倦,但更多的是欣喜。
據了解,文峰宮媽祖“尾暝”元宵傳統延續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這場包涵各種民俗表演的活動,呈現給世人的是精彩的視覺盛宴和美好的精神享受。當儀仗方陣、彩車方陣等表演隊伍依次通過,緩緩行進在城市的主干道上,道路兩旁擠滿了人群,幾乎是萬人空巷,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青年男女們的靚影閃耀其中,映襯著這座迷人的城市。這是一座“鬧春”的城市同,春天的訊息已經向世人發出邀約了,歡迎大家來到莆田旅行、創業和安居,而勤懇的市民要用這場盛大的慶典來“宣誓”新一年好光景的必將來臨。
喧囂歡騰、節奏明快的鑼鼓聲,撞擊著現場每個人的耳膜及內心;和著遒勁有力的舞姿,我的內心也為之感動和振奮,那一刻,竟突然有些莫名的哽咽。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鼓聲,振動了整條街道,振奮了整座城,也振蕩了我的整個心扉。
臺灣電音三太子俏皮地游走在隊伍中間,還不時與街邊民眾互動,特別是用胖嘟嘟的手和小孩子們擊掌時,我感覺整個空氣都快爆棚了,處處散發著積極、大愛的正能量;臺灣車鼓隊緊隨其后,他們用歡快、明晰的敲擊、“咚咚咚”地給這片土地以新生的韻律,傳遞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也讓我想起《天下媽祖》節目記錄的臺灣大甲媽祖繞境的盛況,民眾喜歡“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及其故里,愿意為之付出辛勞和奔赴美好……
潮汕英歌舞、南門游車隊、楓亭游燈隊、黃石踩高蹺、寧德提線獅表演等精彩紛呈的節目紛至沓來,市民過足眼福,飽覽特色民俗,喜不勝收!觀眾們久久不愿散場,夜深時依舊駐足、期待著表演隊伍能繞回來讓他們再觀看。
我想,市民們會把在這場盛典中吸收到的昂揚奮進的正能量,投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創造新業績,去豐富新生活,去超越自我,或許這也是文峰宮“尾暝燈”慶元宵活動帶給我們的“富礦”和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