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宗
老家院子外,古樸的土地公廟靜靜佇立著,仿佛一位守望者,默默注視著歲月的流轉。廟旁有一株木麻黃,廟前有一棵桑葚樹。這兩棵樹靜靜地陪伴著我成長,也見證了我與爺爺之間深厚的情感。
那株木麻黃,雖在故鄉遍地都是,但我家門前的那一棵,卻顯得與眾不同。在爺爺的精心照料下,它長得格外茂盛,經過爺爺的悉心修剪,寬廣的樹冠猶如一把巨大的綠傘,為土地廟帶來一片清涼。夏日的午后,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面上,形成斑駁的光影。幾只小鳥在樹枝上歡快地鳴唱,仿佛在為我們演奏一曲鄉村交響樂。
爺爺常說,這木麻黃就像咱們家族,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沉淀,才能如此開枝散葉茁壯成長。想當年,曾祖母寡居帶著他,一路風風雨雨,歷盡艱辛,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家。夏日的夜晚,我們一家人時常聚集在木麻黃樹下,享受著那難得的涼爽。爺爺坐在樹下的石椅上,抽著水煙,微笑著看著我們嬉戲玩耍。他會給我們講述過去的故事,那些關于家族、關于生活的點滴往事,仿佛都凝聚在這棵木麻黃里。
木麻黃,它沒有那些名貴的樹種那般精致而復雜,它粗獷而簡單,就像故鄉的鄉親們一樣,樸實無華,卻堅韌不拔。它的生命力極其旺盛,即使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頑強生長,這種精神正是爺爺所欣賞的。他常常告訴我們,要像木麻黃一樣,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與木麻黃相比,桑葚樹則顯得更為柔和。它靜靜地生長在土地公廟前,那淡綠的小花和紫紅的果實,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清香,讓人心生歡喜。每到桑葚成熟的季節,爺爺總會帶著我一起去摘桑葚。他會小心翼翼地將長著果實的枝條用扁擔勾過來,為我摘下那最高、最甜的桑葚。我站在樹旁,迫不及待地接過那些晶瑩剔透的果實,放入口中,那酸甜的滋味瞬間溢滿整個口腔,讓人回味無窮。
除了摘桑葚,爺爺還會教我養蠶。他告訴我,蠶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它們能將桑葉轉化為絲,為我們帶來許多的驚喜與美好。于是,我跟著爺爺一起摘桑葉、喂蠶寶寶、清理蠶沙……那些簡單而樸素的課余活動,如今回想起來,卻覺得充滿了濃厚的興味。在爺爺的悉心指導下,我學會了如何照顧這些幼小的生命,也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和收獲的喜悅。
在爺爺的陪伴下,我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那些關于木麻黃和桑葚的回憶,如同珍珠般一般串聯起我的童年歲月。每當看到它們,我總會想起爺爺那慈祥的笑容和溫暖的話語。他的教誨和關愛,如同這兩棵樹一樣,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成為我成長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爺爺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當我回到故鄉時,那棵桑葚樹再也不見了,唯有那株木麻黃歷經風雨依然尚存。看著傲然挺立的木麻黃,我時常會想起爺爺。這樹仿佛成了我與爺爺之間的情感紐帶,讓我時刻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思念與眷戀。
這故鄉的木麻黃與桑葚呀,它們不僅僅是我童年的見證者,更是我對爺爺深深思念的寄托。我告訴自己:無論走到哪里,都要銘記爺爺的教導,為人處世要像木麻黃一樣堅韌不拔,待人接物要像桑葚一樣有利他之心滋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