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翁志鵬
“豆腐成圓染紅光,托盤托出桃花妝。跳踉擲灑八方去,福運自有人爭搶。”3月10日(農歷二月初一),城廂區泗華村溪安祖社舉行一年一度的“搶豆丸”鬧元宵活動。
當天上午,泗華村的村民和遠道而來的游客齊聚一起,共同參與和感受“速度與激情”。隨著喜慶的鼓聲響起,今年的“搶豆丸”鬧元宵活動正式開始,多名身著白衫紅褲的青年男子,或從溪安祖社里,或從廣場外等不同地點分別“沖”進廣場,雙手托舉裝滿豆丸的托盤跳躍而起,并向人群撒豆丸。廣場上的男女老少你爭我奪,一時間,廣場上歡笑聲、吶喊聲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在元宵這天,大家歡聚一起‘搶豆丸’,不論能夠搶到多少,圖的都是熱鬧、歡樂,同時也象征著搶福氣的好兆頭。紅色的豆丸,也象征著熱烈、喜慶、祥和、興旺。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當天,人們會圍坐一起,烹煮和分享今天所搶到的豆丸,以祈望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團圓、平安,事業更紅火。”現場,當地的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在元宵節的前一天,村民們便會圍坐一起做豆丸,先是將新鮮的豆腐揉成泥,加入香菇末、蘿卜碎、芹菜末、花生碎等,然后揉成團,再滾上一層干淀粉定型,下鍋煮熟后,再染上食用紅,一顆顆外表光澤紅潤、內餡鮮香的豆丸便制作完成。”在采訪中,村民們告訴記者,“在元宵節當天,無論是村里人,還是外來客,大家都可以到這里品嘗豆丸湯,每碗5個豆丸并加以可口的鮮湯,寓意五谷豐登、五子登科。”
據介紹,泗華村“搶豆丸”鬧元宵習俗活動傳承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在莆仙大地,豆丸也叫豆腐丸,俗稱“水龍”或“瑞祥”,是莆仙鄉村一種廣為流行的地方風味小吃。因“水龍”呈圓形,寓意圓滿、如意、吉祥,所以也常被用作鄉村節慶禮俗食品,或城鄉喜宴的菜肴,其味鮮美,頗受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