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民
今日驚蟄,這個節(jié)氣通常被人感覺有驚雷要奔赴要觸發(fā)。韋應物《觀田家》:“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在我老家有一句諺語:“雷霆未驚蟄,雨水四十日。”今年驚蟄之前,此地似乎未聽見雷聲。
《周禮》有云:“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啟蟄就是驚蟄,古代人們認為,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故有驚雷,人們借此機會祭雷神,以表達對大自然的崇敬之意。
無論驚蟄還是驚雷,都帶著一個“驚”字。魯迅有詩云“于無聲處聽驚雷”,驚雷是會驚醒人的,那么,驚蟄該驚醒誰呢?倘若溫和一點,不妨叫“喚醒”,但似乎又太文藝了些,索性,直接用“叫醒”吧。
突然想起一句耳熟能詳?shù)脑挘?/span>“你怎么可能叫得醒一個裝睡的人,正如,你永遠感動不了一個不愛你的人——這就差不多是:等一個無心于你的人,如同在機場等一艘船,在海上等一輛車,在六月等一場雪。”
驚蟄來了,該叫醒誰呢?或者是,誰該被叫醒?“醒”字可以搭配出許多有意思的詞:蘇醒,覺醒,醒悟,清醒,提醒,睡到自然醒,如夢初醒,半夢半醒……我的一位畫家朋友筆名“半醒子”,大概總處于半夢半醒的狀態(tài)吧。
據(jù)說“醒”字的由來還是挺有趣的。相傳有個叫儀狄的人,看到禹王治水很辛苦,就把自己釀造的米水給他喝。禹王一喝感到香甜可口,就把一罐米水都喝光了,然后很快就感到頭重腳輕,便倒在地上。衛(wèi)士們以為儀狄要毒害禹王,便治儀狄死罪。但是醫(yī)官診斷:禹王呼吸正常,只是脈搏快了一些。
次日早上,禹王睜開了眼,了解前因后果后,便請來儀狄,問他給自己喝的啥東西?儀狄說這米水沒有名字,便叫禹王給起個名,禹王說:“我是昨天酉時喝的,酉時的水,那就叫‘酒’吧。”禹王接著說:“喝酒之后不省人事,像卒(死),那就叫‘醉’吧。”這時醫(yī)官說:“您是昨天酉時喝酒醉倒,今天太陽升起復生(日生),這該叫‘醒’了。”
由“醒”字派生出來的語言文字就很多了。譬如歐陽修《醉翁亭記》:“醒能述以文。”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史記·屈原列傳》:“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醒世姻緣傳》里童奶奶道:“這話我不醒的。”如此等等。
《動物世界》里有一句如雷貫耳的解說詞:“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又到了動物們繁殖的季節(jié),山林的空氣中彌漫著荷爾蒙的氣息!”“萬物復蘇”其實就是一個“醒”,天地萬物仿佛聽到指令,紛紛醒來。記得小時候,大人們說:“驚蟄一過,冬眠的蟲子都醒了,此時驅(qū)蟲效果最佳。”于是,撒石灰,燒艾草,煙熏火燎,熏得滿地都是。
南方的天氣比較濕潤,不少蚊蟲可以安全過冬。蚊子歷經(jīng)了一個冬天,居然不死,雖有些精瘦,塊頭卻越抻越大,四處嗡嗡作響。它們似乎不用叫醒,就直撲春天。看著蚊子在眼前飛來飛去,又逮不著,只好深深嘆了口氣:“春風十里不如你,不負春光不負己”——由你去吧。此時,突然就想起一溜段子——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
不要牽掛妹,妹只是兩行淚;
不要惡搞姐,姐會讓你吐血;
不要小看弟,弟可是興奮劑;
不要羨慕爹,爹只是個神話;
不要忽略媽,媽當年是朵花;
別老想著姨,姨讓你脫層皮;
不要忘記爺,爺落下一只鞋;
不要蔑視叔,叔也曾出過書。
這個段子可以說給在春天里不用叫醒的蚊子們聽,當然,它對于許多人似乎也是個“提醒”。我想,在這個節(jié)氣里,最好的還是叫醒自己,并且打開自己。
叫醒自己,就是放下欲望,放下執(zhí)念,人生才能覺醒,才能超脫。然而,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比叫醒自己更加困難的事情了,上述那些“迷戀哥”“牽掛妹”之類不著邊際的事,其實就是在“叫醒”。不累于情,不戀于物,不困于心——這些說說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所以就必須時時叫醒自己。
人生路漫漫,叫醒自己就像歷史瞬間的某個駐留,它在本質(zhì)上就是內(nèi)心的一種喚醒,唯有如此,我們的內(nèi)心才會飽滿充實而又透徹流動。蘇格拉底說過:“一萬次的知識灌輸,不如一次內(nèi)在的喚醒。”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師傅,在蘇格拉底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父親正在雕刻一只石獅子,蘇格拉底觀察了好一陣子,突然問父親:“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雕刻師呢?”父親說:“以這只石獅子來說吧,我并不是在雕刻它,而是在喚醒它。”“喚醒?”“獅子本來就沉睡在石塊中,我只是將它從石頭監(jiān)牢里解救出來而已。”
人生如雕刻,必須剜去不必要的部分,留下那些交織在歷史之間的春色和生命。人世是一個巨大的漩渦,不能想象到處都是一首田園詩。我們退出那些熙熙攘攘,哪怕后撤一步,或許可以更清晰地察覺現(xiàn)實之中隱含的人生的張力……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叫醒自己”。
驚蟄該叫醒誰?在驚蟄這個節(jié)氣里,寫下這一堆文字,其實是在叫醒我自己。人生在世,不過就是個“醒”,但如何保留所有的美好和善良,活脫脫地真真實實地“醒”在這個世界上,簡單去愛你心之所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大起來——這,才是我們的終極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