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描寫小紅找帕的情節(jié)從二十四回至二十八回都有觸及。一個丫頭的手帕竟也需要作者用如此長的篇幅來繁述,可見這條手帕不簡單,是表示手帕的珍貴,還是象征少女愛情情深,抑或還有某種含義?
只因小紅偶然有機會給寶玉倒茶,就被秋紋、碧痕兩丫頭奚落為“下流東西”,“你也拿鏡子照照,配遞茶遞水不配!”這到底是丫頭之間的某種恩怨,還是怕危及丫頭各自在榮國府中身份地位的一種嫉妒呢?
小紅明知手帕被賈蕓撿去,又被換掉無法拿回,落下“癡女兒遺帕惹相思”。丫頭佳蕙勸說:“你這也不是個長法兒,又懶吃懶喝,終久什么樣?”林姑娘時常吃的藥,你就和他要些來吃。”小紅說:“還不知早些死了倒干凈。你哪里知道我心里的事”。為了一條手帕,小紅竟要去死。可見丟帕一事事關(guān)重大,是對失戀的絕望?還是對自我良心的折磨?抑或是對家庭父母的無法交待?
小紅與墜兒在滴翠亭里密談還帕酬謝問題時,被寶釵在門外聽到:“也罷,拿我這個給他,算謝他的罷,你要告訴人呢?須說過誓來”。又聽說道(墜兒):“我要告訴一個人,就長一個瘤,日后不得好死”。可見找手帕的事是如此的嚴(yán)肅慎重,透不得半點風(fēng)聲。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何種天大的秘密呢?
這一連串的問號令人費解,小紅到底有何苦衷?是何許人也?
按寶釵對小紅的評價是:“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鉆古怪東西”。按李氏對小紅的贊嘆:“噯喲喲,這些話我就不懂,什么lsquo;奶奶rsquo;、lsquo;爺爺rsquo;的一大堆。而鳳姐對小紅的償識:“這一個丫頭就好。方才兩遭,說話雖不多,聽那口聲就簡斷”。“你明兒伏待我去罷,我認(rèn)作女兒。我一調(diào)理你就出息了”。hellip;hellip;小紅笑道:“我不是笑這個,我笑奶奶認(rèn)錯了輩數(shù)了。我媽是奶奶的女兒,這會子又認(rèn)我作女兒”。
到此,小紅找帕的謎面都擺在上面。現(xiàn)在我們不妨用作者貫用的諧音法把迷底詮釋出來。
“鳳姐”:王熙鳳,康熙皇帝的替身。
“李氏”:李宮裁,宮中宰相的替身。
“小紅”即小皇。康熙晚年最寵愛的皇孫乾隆。
“小紅找帕”:即小皇找爸(雍正頭顱)。
“墜兒”:可釋為掉,也可解釋為失,合起為掉失,即雍正頭顱丟失。
“賈蕓”:“賈”為駕,即皇帝。“蕓”為隱。意為把雍正頭顱隱藏起來。
“秋紋”:“秋”與羞諧音。“紋”與“聞”諧音。意為頭顱丟失之事是件羞恥大辱的新聞,不可外物。
“碧痕”:要秘密尋找雍正頭顱的痕跡。
“佳蕙”:家中最賢惠最信任的的人。要找雍正的頭不能靠外人插手,以免走漏風(fēng)聲。
小皇找爸,孝心一片,然而結(jié)局書中也沒有交待清楚,不了了之而懸著。 (吳明星 鄭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