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有座大蜚山,狀如筆架,氣勢雄渾,她雖不算名山奇岳,但民間流傳著許多迷人的故事令人向往。古人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她是鯉城綠色的屏障,她與母親河木蘭溪并稱為“蜚山蘭水”。大蜚山以獨特的風(fēng)姿與九鯉湖、天馬山相媲美,她的名氣與日俱增,吸引著海內(nèi)外游客來這里攬勝抒懷。
一場秋雨過后,驕陽煦照,是個晴朗的好日子,筆者與幾位同學(xué)一道攀登大蜚山。一路上空氣格外清新,村道兩旁菊花吐艷,枇杷揚花,果園郁蒼,一派濃重的秋色。只見三五成群的登山者穿著色彩鮮艷的運動服,有雙鬢銀發(fā)的老漢、老嫗;有意氣風(fēng)發(fā)的學(xué)生;亦有青年男女?dāng)y帶著連蹦帶跳的小孩,絡(luò)繹不絕地涌向大蜚山。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登山健身已成為和諧社會新生活、新內(nèi)涵、新時尚的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從蜚山山麓起步踩著新鋪砌的板條石階,相隔600米就有一個亭,亦叫“避雨亭”,最近,舊亭旁另建四個亭,古雅玲瓏,有六角臺柱,有三層樓閣,雕梁畫棟,飛翠流丹,龍舞鳳翔,堂皇富麗。我們用力拾級攀登,山風(fēng)拂面,環(huán)境宜人,這“丹崖石徑斜,秋色冷蒹葭”的景致叫人心曠神怡!放眼眺望,滿目蔥蘢,節(jié)竹挺拔,杉樹掛果,翠柏蒼勁,野草蓬勃,處處可見鮮艷的三角梅迎風(fēng)綻放,還有一種小白花,盡情開了,隨意凋零,偶爾幾只黃鸝自由飛翔,輕啼數(shù)聲掠空而過,去追尋那一片眷戀的山林,惟一遺憾的是沒有聽見澗泉淙淙的聲音,沒有看到急流飛瀑的壯觀。我們好不容易登上富洋嶺頂已是日行中天的時候。佇立嶺頂,豁然開闊,別有一番天地,但見蔗林涌綠浪,茶園飄郁香。休閑山莊、山村小吃、山村驛站張開激情的雙臂笑迎四方賓客。想不到只有百余戶人家的山村游人如織,熱鬧非凡!好一幅“白云深處有鬧市”的畫卷。
小憩片刻,我們參觀白云寺后徑向險居大蜚山主峰的雞冠峰云林寺走去。寺廟隱藏在老樹野藤環(huán)抱之中,四周林幽壑高,含煙凝翠。相傳建于唐朝,宋代的鄭樵、喻景山,明代的鄭紀(jì)等文人騷客曾在此留下足跡和佳話。歷經(jīng)幾個朝代的兵荒馬亂,幾度被梵,寺廟仍然香火繚繞,參禪誦經(jīng)者不絕,顯耀出千年古剎威武莊嚴(yán)。一位三十開外的僧人為我們泡上濃郁清香的山茶,入喉頓覺苦澀轉(zhuǎn)甜,回味無窮!我們邊品嘗、邊聊談。大蜚山擁有附鳳寺、西來寺、白云寺、興善寺等十八個古剎瑰寶。據(jù)說,西林寺的自然景色最有代表性,富有古樸、奇特的原始風(fēng)貌,是十八個寺廟的總寺。歷代的名人蹤跡和詩文墨寶為大蜚山留下別具一格的人文景觀。這里已被定為省級森林公園,圓了仙游人民開發(fā)大蜚山的夢!我站在山門前鳥瞰仙游縣城,頓感天地之悠悠,只見高樓鱗次櫛比,田疇縱橫交錯,大橋如虹,煙囪凌空,木蘭溪宛如綠色飄帶貫穿中央向南流去hellip;hellip;我仿佛騰云駕霧,置身于碧空彩云之間,撫摸著放蕩輕盈的云朵,沐浴著大自然的嫵愛,擁抱著如詩如畫秋的溫馨。
“秋日風(fēng)光疊疊幽,一曲山歌漫相留。”
古今往來,金秋十月,必然秋意蕭瑟,寒涼襲人,竟料想不到,在茫茫大蜚山尋不到蕭瑟愁煞人的情景,尋不到孤寂寒涼的痕跡。我才真正感受到深秋的情趣,深秋的魅力,深秋的神韻。(張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