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雅稱“楹聯”,也叫“楹帖”,俗稱“對子”。是懸掛或粘貼在間或柱子的聯語。其要求語言,聲調、內容、形式都對稱,歷來被譽為是“詩中之詩”。它是中國獨特的語言藝術與書法藝術的結體,在我國燦爛的文化藝術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中國為世界文化寶庫增添的藝術瑰寶之一。
楓亭與莆仙民間一樣,每逢喜慶、祭祀節日都有演戲的習俗,且為演戲而寫的紅紙聯,貼于戲臺前方的柱子上的對聯叫戲聯。戲聯之句子頗具獨有的特色,其聯句有詠史言志,有議論抒情,亦有鼓動,褒貶或譏諷的,著墨雖不多而靈活鮮明,深淺皆成趣,雅俗共賞,深受群眾喜愛。
今把散失于楓亭民間的戲聯整理于下,以饗讀者。
一、通用戲聯:
1、忠奸善惡還真貌,悲歡離合入管弦。
2、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3、聊信令人當古觀,還將舊事從新演。
4、故意裝腔炎涼世態,現身說法游戲文章。
5、把往事今朝重提起,破工夫明夜早些來。
6、史事千般代代傳寶鑑,笙歌百曲聲聲扣心弦。
7、演戲以省人心忠奸悉別,正言易和神聽清濁悠悠。
8、義啟宏圖歌頌人間偉績,烈垂曠典聲揚祖國之音。
9、不象不成戲真像不成藝,悟得情和理是戲又是藝。
10、爾一槍我一刀雖斗是假,轎上來馬上去實快非真。
11、千紫萬紅扮作般般容貌,六假四真裝成樣樣定實。
12、舞臺方寸大開大合文章地,優孟衣冠成始成終雅樂天。
13、你看我非我我看亦非我,他裝誰是誰誰裝誰就是誰。
14、臺上四五步跨越五湖四海,幕外六七人當作萬馬千軍。
15、裝文作武金榜題名非富貴,女嫁男婚洞房花燭假姻緣。
16、虛跡談實事莫閑看鏡花水月,
假象傳真情須以就暮鼓晨鐘。
17、凡事莫當前看戲如何聽戲好,
為人須顧后上臺終有下臺時。
18、乾坤大戲場請事更看戲中戲。
俯仰皆身鑒對影休推身外身。
19、人物借身裝裝出來千形萬狀,
車騎憑步走走遍了四海九州。
20、看不真莫吵請向前頭高見者,
站得住便罷須留余地后來人。
21、臺上笑臺上笑臺上臺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22、家傳耕讀乘閑時扮作生旦凈丑,
戲做君相結局后仍是土農工商。
23、文中戲戲中文看戲看文各得雅趣,
音藏詞詞藏音聽音聽詞實皆奇情。
24、唱字兩個曰曰喜怒曰哀懼無妨借口傳說,
戲字半邊虛虛山河虛社稷誰出動干動戈。
25、歷代女奇觀睹勝敗興衰千古英雄收眼底,
高臺欣賞聽管弦絲竹數聲雅詩拓胸襟。
26、人情到底好排場耀武揚威任你放開眉眼做,
世事原來勿假局裝橫裝樣惟吾腳踏實地看。
二、元宵游燈媽祖祭祀演戲的對聯:
1、護國慈仁施四海,濟民威惠顯千秋。
2、龍氣重集慶元宵,盛世萬眾鬧花燈。
3、美酒千杯祝神駕,花燈萬盞慶元宵。
4、具慈施法力,造楓江福澤,
顯荔菜奏梨歌祝蓮海遐齡。
5、圣駕游春神人共樂歌盛世,
梨園演戲老幼同歡慶升平。
6、圣德配天海國慈航長普濟,
母儀稱后數聲歌韻祝千秋。
7、(山獄:上山下獄)降眉山王母筵開圣母壽,
音傳流水陽春曲譜暮春歌。
三、金大人華誕演戲對聯:
1、慶祝金大人千秋圣壽,演出李存孝一世英雄。
2、進清香三跪九叩虔祝大人壽誕,
聘名劇兩宵四場祈求庶民安康。
3、端午節辭后晉龍應宮鳳冠祝睢陽王壽,
夏至臨前聘霓裳羽舞奏梨羽土同歌。
4、孟夏去薦蘋藻眾志輸誠慶祝金大人千秋圣壽,
端午節臨聘梨園霓裳羽舞演三國志一世英雄。
5、逢重陽薦蘋藻眾志輸誠虔誠龍應宮大人壽,
藉梨園奏大樂霓裳羽舞歌唱上宮廟赤子安。 (吳春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