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即元春。來自女媧煉石補天場大荒山青埂峰下被女媧丟棄的頑石,因不甘凄涼寂寞,便由癩僧(曾靜)、跛道(張熙)(兩人均是呂家文字獄的禍首)帶到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是投胎的真寶玉。賈寶玉是保管“通靈”寶玉的,甄寶玉是掛名的。這三人都是呂四娘的替身,還有妙玉也是呂四娘的替身。因為這十七、十八四書中寫道:“買得十二個尼姑,新作二十(四)分道袍,外有一個帶發修行的姑娘,“十二”、“二十四”、“娘”連起便是呂四娘。(筆者在譯第一回時已驗證過)。因四娘也曾到天臺山慧日庵中拜師學藝,與妙玉有相似經歷。
元妃對愛弟寶玉所題之聯額感到欣慰,亦或不負其素曰切望之意。對幾處最喜歡的另行賜名。摘要詮釋如下:
“顧國思義(正殿匾)”:因怕受文字獄的影響和牽連,當時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嘴巴都不敢講話(思與摁諧音,摁字意為嘴巴被手按壓)。人們交流幾乎不同耳朵和嘴巴,只能用打手勢或眨眼、搖頭、點頭(顧)來進行思考理解和回答對方的意思(思義)。
正殿聯:
“天地啟宏慈,亦子蒼頭同感載”:天地一齊(啟)紛紛(宏)指責(慈)雍正皇帝的暴政,只有紅頭蒼蠅喜歡雍正的胡為(因死人多)。
“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清朝廷僅靠捕風捉影對呂家定為反清重罪,冤殺人數之多,牽連之廣,刑罰之殘酷是屬古今未聞,歷朝未見。九州萬國被摁弄(恩榮)。
“大觀園”:應譯“大棺園”。名從譯出的呂家數以千計的冤魂和《紅樓夢》書中不少人被榮府冤屈而死的現實。
“瀟湘館”:譯為“消香館”。林黛玉由愛生恨,紅顏薄命,香消玉散。
“怡紅院”:應譯已瘋院。賈寶玉多次與黛玉因戀情誤會而發瘋。
“蘅蕪苑”:應譯很腐苑。賈府與薜家富則思淫,桃花新聞不斷。
“稻香村”:就譯“盜鄉村”。第五十三回里寫黑山村烏莊頭交給賈府的田租就會令人驚嘆,剝削太多了,簡直是強盜。
元妃又題了一些次要的樓閣軒名,這里就不一一詮譯。她最后題的一絕云:
“銜山抱水建米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就錫大觀名”。
這首本來很美又恰如其分贊美大觀園的好詩,隨著賈府官司纏身丟官抄家而衰敗,最后卻變成:
銜山抱水將(建)來精(鬧鬼),多少工夫筑死城(始成)。
天上人間諸景?。▊洌?,芳園應賜大棺(觀)名。
元妃對弟弟寶玉所題的匾聯基本肯定與認同,只是為了叫的順口,把“有鳳來儀”改為“瀟湘館”。也意含諷刺湖南(湘)曾靜囂張(瀟)反清釀成的文字獄,“紅香綠玉”改為“怡好快綠”。最后索性改為“怡紅院”。因為自己就是“通靈”寶玉的化身,“玉”有沖撞自己之嫌?!熬G化”更與入獄諧音,所以干脆去掉;“蘅芷清芬”賜名“蘅蕪苑”;“杏簾在望”賜名“浣葛山莊”是因為元妃有念舊感思情結。他曾經在安徽(浣:皖)葛村乳娘家做客逃過一劫而定名。后因黛玉為寶玉替寫的“杏簾在望”詩句“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的優美所喜悅而最后定名“稻香村”。這既算是姐姐不傷弟弟的自尊心,留給弟弟的最大面子,恢復了原來寶玉題的“稻香村”。也體現了元妃在眾人面前沒有擺著貴妃高高在上的架子,還是有通情達理,有錯必改的胸襟。
最后太監點的“豪宴”、“乞巧”、“仙緣”、“離魂”四出戲。按文字獄發生過程詮釋:豪言反清,密誓(乞巧為《長生殿》一出戲的密誓)結盟,叛盟遭深冤,遭殺成呂魂;按黛玉戀情結局詮釋為:“在豪華的大觀園里,黛玉與寶玉暗戀,被寶釵調包,寶玉憤而出家皈依佛門,離開有黛玉靈魂的傷心之地。 (吳明星 鄭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