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819)。他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縣),所以后人稱他“柳河東”;晚年曾貶謫到柳州(今廣西柳州)做刺史,所以又稱“柳柳州”。21歲中進士,累官至監察御史裹行。貞元二十一年(805),主張革新政治的王叔文、王亻丕、韋執誼等執政,柳宗元是這個集團的重要成員,升任禮部員外郎。不久,革新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原零陵縣)司馬。十年后,改貶為柳州刺史,最后病逝于柳州。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八月,柳宗元貶至永州任司馬,一住10年。永州僻遠而多山水之勝。他寄情山水,形諸筆墨,寫了許多山水游。其中有8篇最為著名,人稱永州八記。
本文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全文僅有兩段。第一段其意:自從我受刑辱,居永州,經??謶植话?。在那閑暇的時候,緩步而行,無拘無束地游覽。每天和那些同伴爬高山,入深林,沿著縈迥曲折的溪澗一直走到它的盡頭。幽泉怪石,沒有一個僻遠的地方不曾到過。到則撥開野草而坐,倒盡壺里酒喝醉為止。醉則互相靠在身上,一躺下便做夢。心里有所向往,連做夢的情趣也是一樣的。睡醒而起,起而返回。認為所有永州的山水有奇特的形態,算我有之,而未曾知悉西山的奇異非常。
本文第二段其意:元和四年(809)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在零陵縣城東山之上的萬壽寺,看西山,才指著西山覺得它不同尋常。一本“仆 ”下無“人”字,過瀟水,沿著愚溪,砍伐雜亂叢生的荊棘灌木,燒繁密蕪亂的野草,一直清除到山的最高處停止。攀援而登,兩腿伸直岔開坐在地上,適意自得,則凡數州的土地,全在坐墊之下。其高下之勢,時而突露嵯峨,時而深陷低洼,尤如螞蟻洞口旁邊的小土堆。遠在千百里以外的景物,看上去似乎只有尺寸般大小,遠處的山川景物全都聚集收縮,堆壘在眼下,沒有甚么隱藏。縈繞著青山,環流著白水,連到極遠的地方,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樣的情況。先登高遠望,然后知西山卓然聳立,不與土丘為類。這是何等遼闊廣大啊。仿佛已與整個宇宙間的浩氣融合為一體,哪里還能找到它的盡頭?自得自在地與大自然相交游,而不知道它的盡期。拿起斟滿的酒杯,一飲就醉,不知日日西下。傍晚的蒼然暮色,一直到黑夜甚么也看不見,而還不想歸。超然忘我,與自然萬物渾然融為一體。然后知我過去游賞算不得真正的游賞,真正的游賞從這一次才開始。所以為這次西山之游撰文立志。這一年,元和四年(唐憲宗李純的年號)。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不愧為我國唐代杰出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人們歷來都把他和韓愈并稱。他的文學創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其山水游記清新秀麗,富有生機。如《始得西山宴游記》。西山,在湖南永州西面渡過瀟水二里左右的地方,山形園碧如帶,石如散花。登西山之頂,可眺望瀟、湘二水。文章記敘了發現和探求西山勝景的經過,從“始得”二字著意,描述了西山的怪特和初游時的心情,借以傾吐自己的胸中之氣,寫得情景俱真,為后人留下一篇不可多得的游記。 (游炳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