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圖 張錦洪/作
木蘭溪畔的仙游縣是蜚聲海內外的“國畫之鄉”,這里人文薈萃,名家輩出,而且多以人物、山水著稱于世。近幾年,張錦洪以雋逸高雅的藝術風格脫穎而出,成為花鳥畫的佼佼者。
張錦洪從小酷愛丹青。高中畢業后,從臨摹《芥子園畫譜》入手,后自學繪畫。他特別欣賞鄉里已故著名畫家張英的作品,并對李耕、黃羲等名家作品進行系統的研究探索,悉心磨礪,筆耕不輟,用三十多年的創作實踐開拓自己的藝術人生。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繼承中國畫傳統技法的特點,吸取名家之精髓,結合中西畫之長處,逐漸形成自己淡雅秀麗,氣韻清新的藝術風格。他繪畫的題材十分廣泛,多為山水、工筆人物、花鳥,尤其精于花鳥畫創作。作品亦工亦寫,虛實相映,筆酣墨暢,栩栩如生,牡丹最富特色、最受群眾喜愛,其構圖端莊嚴整,布局考究奇特,令人賞心悅目。在畫家柔和精細的筆底,無論是怒放的牡丹,回翔的蜜蜂,傲雪的梅花,棚架的紫藤,飄香的蘭花,或是活靈活現的人物,都浸透著畫家對自然深厚的情感,體現他對世間物態真、善、美的表達,真正蘊含著細膩、恬靜、含蓄的境界,給人以輕松樸拙的美感。
他的作品多次參加省、市、縣和全國美術展覽并得獎:《純潔開放》參加中國文學藝術作品博覽會主辦的畫展,獲特別定級獎;《梅花》參加文化部主辦的“迎接97香港回歸中國畫作品大賽”,獲佳作獎;《憶》(2007-2008年)入選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新人新作展”;《霞光映富貴》入選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和第二屆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覽主辦的畫展;《繁花似錦》載入“世界張氏總會第四屆懇親大會”特刊;《真情永駐》入選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福建省第六屆當代工筆畫大展”。多幅作品刊登于《中國律師報》、《香港商報》、《福建日報》、《湄洲日報》等報刊。他的作品成為喜慶吉祥的珍貴饋贈禮物,他的聲譽引起畫界名家的關注,福建、北京、杭州美術專家、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十分贊賞他的作品,并寄予厚望。
一直以來,眾多作品流傳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香港、臺灣等地,深受青睞并被收藏。
現年四十多歲的張錦洪正值創作旺盛年華,在藝海中,他正孜孜不倦地執著追求;孜孜不倦地揮灑丹青,用彩墨編織夢想,勇于創新,超越自我,他正忙于整理畫稿,即將結集出版,為中國畫愛好者送去鳥語花香的春天! (張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