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的璀璨家聲
讀蕭亞生《莆田百家姓楹聯》
姓氏楹聯就是客觀地反映姓氏文化中的淵源歷史,發展脈絡,先祖文明、輝煌家風,為人們傳播與記錄該姓氏的燦爛文化從而用來尋根問祖、彰顯先賢、啟迪后昆,鼓舞后裔繼承傳統,光宗耀祖,發揚光大。
城廂區原政協副主席蕭亞生,歷經五、六年時間,不辭辛勞,深入民間,田野調查,閱讀古籍,反復論證,多方考證,精益求精,實事求是,客觀又科學地編纂成這部洋洋灑灑60萬字,涉及考古、歷史、社會、民俗、宗教、藝術、建筑、地名、人物等多種社會人文領域,是一部姓氏文化大全書,頗具較高的學術性、文化性、資料性、教育性和可讀性。同時,亦是很有文化價值的“人文基因”,可提供給各個姓氏撰寫或編輯族譜、宗譜及家譜之依據,抑或是一種文化信息,為各姓氏答疑惑解惑、疏理某姓氏的來龍去脈,正本清源。傳播姓氏豐富的文化因子,歷史積淀及人文底蘊。一卷在手,莆仙百家姓百科知識,一目了然。
舉凡研究姓氏學者、專家,首先要掌握其姓氏的“郡望與堂號”。作者特別設計了篇目,將所有大江南北的該姓氏郡望及堂號都給羅列出來。例如:郭氏郡望就有太原郡、華陰郡、馮翊郡、汾陽郡、河內郡、廣平郡、敦煌郡、中山郡、昌樂郡、京兆郡、陽曲郡、穎川郡、固始郡等等。實際上是特指該姓氏在全國各地的分布標記符號。當中包含地名學和地理知識。接下介紹堂號名稱,例如:鄭氏的三秀、七松、人瑞、約禮等等60個堂號,有的姓氏堂號上只有三、四個。更多的內容則是輯錄宗祠堂聯,因為每個姓氏入閩入莆后,繁衍生息千百年,素有好幾處祠堂,好幾個村莊,分布莆仙各地。作者對每對楹聯進行解釋、考證,再聯系到聯語中的典故。專有各詞、歷史人物(包括成就,貢獻等)。同時,亦呈現出該姓氏家風、家訓、警句或箴言,成為該姓氏子孫后代的座右銘,至尊至貴的信條或準則。從而揭示出先祖的榮耀與輝煌歷史。這樣編寫,必將有效地啟迪后裔,傳承遺訓,努力奮斗,為家門爭光爭氣、驕傲、自豪于家族門第。
楹聯中富含多維歷史文化知識和古漢語知識等。譬如,在“劉氏楹聯”中,作者收錄進一副“阮嵇作友,豐沛發祥”聯句。上聯指劉伶,他與阮籍稽康等人并稱“竹林七賢”。下聯指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戰勝項羽、建立漢朝,成一代君德之帝王。又如:“雕龍名著,殿虎英風”句,指南朝梁文學理論家劉勰,篤志好學,精通佛教經論,傳世名著《文心雕龍》膾炙人口。下聯特指宗代劉安世,從學于司馬光入相,薦為秘書省正字,累進諫議大夫,論事剛直,人稱“殿上虎”。再如“架橋天地老,落筆鬼神驚”。語出泉州洛陽橋忠惠蔡公祠聯句,極言歌頌蔡襄主持修筑的“海內第一橋”(洛陽橋),被現代橋梁專家茅以升稱為“閩橋梁狀元”。短短幾個字,囊托了豐富的歷史知識。讀者在閱讀此書的同時,得到思想的啟迪、精神的愉悅、藝術的董陶和智慧的升華。
《莆田百家姓楹聯》一書的出版,無疑是豐富莆仙文化或媽祖文化歷史內涵,更好地或更有效地保護和傳承莆田地方傳統文化遺產,亦增添莆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機構成,起到了較好的存史、教化作用。此書的問世,亦為海內外興化兒女、愛國人士回鄉探親問祖提供較為可靠的文史依據。
蕭亞生先生的高屋建齡的理念,以和諧文明為指導,較為全面地展示姓氏基本常識,還配上圖片、文圖并茂,版式設計新穎、科學、主要照片有陵墓、匾額、祠堂、家譜、文獻、書畫、畫像、古建筑、古書籍等等,多方面凹現莆田百家姓的歷史風采,人文景觀。 (郭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