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黨育才、為黨獻策是黨校始終不變的初心。為貫徹落實有關精神,有效拓展第二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切實推動全市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市委黨校(市行政校院)專門成立地方干部特色現場教學資源開發與應用課題組,緊緊跟隨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任職期間的“莆田足跡”,深挖本地現場教學資源富礦,使之轉化為全市教育培訓干部的生動教材。日前,鄭美如和鄭瑞忠兩位副校(院)長帶隊開展南日島特色現場教學資源調研與考察。
調研組一行先后對南日島烈士紀念碑、海防尖兵連史館、國鮑薈研學中心、海洋文化創意園項目建設、九重山戰地公園、浮葉漁村民俗文化館、鮑魚博物館、海上黨支部等8個現場教學點進行了考察與調研,現場聽取了各教學點負責人介紹并進行了互動交流。
最后,調研組在聽取了秀嶼區委黨校黃素玲老師開發的以軍民融合發展為主題的微黨課后,對教學路線設計以及課程內容進行了點評,并就系列專題課程開發與完善提出了意見建議。調研組一致認為,下一步要在市縣鄉三級統籌現場課程開發與應用上下功夫,立足海島實際,提升現場教學的組織化程度,著力加強場館、師資、課程、資源、路線等要素體系建設,以紅色革命教育和藍色經濟發展為重點,進一步開發涵蓋海防文化、漁旅融合、鄉村振興、“海上楓橋”等特色教學內容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精品“區域鏈”,努力打造“四大經濟”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南日樣板省級教學案例和教學基地,讓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更有針對性、實效性,為我市實施干部教育資源整合提升行動貢獻莆田黨校智慧,展現莆田黨校擔當。 (時報記者 翁志鵬 通訊員 吳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