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紀寺
龍紀寺,座落在蓋尾鄉(xiāng)內垅山上。寺草創(chuàng)于漢末,敕建于唐初,盛興于中唐。后經(jīng)歷代興廢重修,至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重建六角亭上帝殿,才有今天這么大的規(guī)模。
內垅山遠看象一條盤龍,上帝殿形似龍頭,所以取名“龍紀寺”。龍紀寺面寬七間,由上下兩座組成。上座供釋迦牟尼佛,下座祀上帝。
上帝殿是龍紀寺的一座最有代表性建筑物,因為它殿頂是六角飛檐形狀,獨具風格,所以也叫“六角亭”。當?shù)厝巳∑渚A,把龍紀寺也稱為“六角亭”,六角亭內屋頂是木質結構,造形八卦斗拱,精雕細刻,深透三層,巧奪天工,顯示了能工巧匠們的高超技藝。昂首瞻望八卦頂,眼花目眩,飄然欲仙,恍如進入八卦陣一般。六角亭四面壁柜上,設有佛龕,祀供五百羅漢。五百羅漢全是清代德化精白瓷雕塑,每尊高一尺二,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有的端莊嚴肅,有的似笑欲語,有的捧腹搔耳,有的低頭凝思,有的降龍,有的伏虎,真是百般佛法,各顯神通。佛龕上還掛有篆刻金字的木質板,記述五百羅漢的法名。
龍紀寺上座佛殿,除了一般寺院所常見的全身佛像雕塑外,殿內還完整地保存著嚴瑞義祖師題刻的金字楷書板,記載著龍紀寺的修建史和勸善經(jīng),因上殿是依地形建筑的,比下殿高突起一層樓。樓臺上有一對浮雕石龍柱和一個浮雕石龍盤臺座,造型奇特,盤龍翻騰,活靈活現(xiàn)。龍盤臺座基石上還雕有四只石獅,一只麒麟,兩旁綴以石刻對聯(lián)。寺的周圍更有十余處牌坊古跡,形似龍爪,給龍紀寺增添了不少秀色。(時報記者 許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