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異神木媽祖雕像追記
建甌市東郊坑里的天后宮,位于黃華山東側,與原有的太保廟、觀音閣并列,占地160平方米。天后宮里矗立著一尊高6.8米,底座寬3.28米,重約十噸的媽祖神像。她是由一棵千年樹齡、掩埋地下千年碳化而成的柳杉雕刻而成,名列全國五大特色媽祖神像之一——神木媽祖。
正如坑里天后宮楹聯(lián)所贊:“崇善仰湄洲,譽滿水鄉(xiāng)澤國;立神尊媽祖,恩施海角天涯?!薄八暇刃?,燦爛神光耀建郡;寰中圣母,凌云異彩護芝城?!闭f起這尊神木媽祖,還有一段激動人心的神奇故事呢。
1997年初,鐘樓村陳長婢等人倡議將原建在高門頭的天后宮遷建于坑里,并于當年開始募捐。1997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之日,坑里天后宮破土動工,次年媽祖羽化登仙之日,殿宇大體落成。然而,媽祖神像究竟是采用巨石還是木料雕刻,眾議紛紜,難以定奪,神座一時只好虛席以待。
1998年6月,閩北連降大雨。6月20日的一場暴雨,更是引發(fā)了200年未遇的特大洪災。建甌城南70公里石塔山下的籌嶺村,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型泥石流。當天下午2時許,突然一聲炸雷似的巨響,村附近的橫坑垅山崩地陷,泥奔石滾,頃刻間半座山垮塌了下來,鋪天蓋地的泥石流傾瀉千米,直至村后的公路旁;轉瞬間,百畝田壟被山土全部淹沒。田地間原有一塊約6米高、頂部60多平方米的巨石,竟然被推出四五十米,沒入地下,只露出桌面大小的一角。然而,近在咫尺的村莊卻片瓦未損,安然無恙。
事后,村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是距離村子僅僅幾米處,橫臥著的一棵黝黑碩大的巨木。是它用那粗壯有力的軀干,硬是擋住了當時朝村子狂奔而來的泥石流,保住了全村的平安。奇怪的是,連村里年紀最大的老人,也說他們從未見過四周的山嶺上長過如此粗長的樹木。
為了清除泥石流,恢復道路通暢,有人想搬開這棵橫空出世、重見天日的巨木。他們扒開了覆蓋在木頭上的泥土,發(fā)現(xiàn)它竟然渾身烏黑,足有七八米長,中部最粗處直徑超過兩米,估計得四人方可合抱。有人先是用撬棍撬,然而許多木棍撬斷了,不少鐵棍撬彎了,巨木卻依然紋絲不動。于是,有人想化整為零分段處理之,然而這樣更糟:一連崩斷了幾根鋸片也無濟于事。萬分驚詫之余,余聲茂等村民開始仔細端詳起這棵非凡的救命巨木,發(fā)現(xiàn)它居然酷似一個人的軀體!為此,全村男女老少無不為之動容驚嘆,交口稱絕,覺得還是讓其靜靜地安臥村頭為好。
奇事不脛而走,不久傳到了坑里天后宮理事陳長婢的耳里。這位虔誠的媽祖信仰者不禁聯(lián)想起“枯槎顯圣”“枯木肇靈”等媽祖?zhèn)髡f。于是,他急忙攜同根藝師朱文欽、李德友趕赴現(xiàn)場觀瞻考察。他們一行人一見便連連稱奇,驚喜萬分,當即與該村干群商議,要把這棵神奇無比、拯災救難的巨木雕刻為媽祖神像。逢兇化吉、有驚無險的籌嶺村干群聞訊后個個歡欣無比,奔走相告,人人都愿鼎力相助。很快,搬運巨木的大型平板車翻山越嶺進村了。開始時,村民們?yōu)榱税徇\安全快捷,先用粗大的鐵鏈捆綁住巨木再往大車上拖,但不知怎的,粗大的鐵鏈竟然一再迸斷,仿佛是巨木不情愿被如此緊緊捆綁似的。于是,大家改用柔軟些的麻繩,果然很快就把十多噸的巨木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匕卜派狭似桨遘嚒资矧暄哑閸绲暮喴坠?,似乎也變得格外平坦了?998年9月16日,神奇巨木順利運抵了坑里天后宮。令人嘖嘖稱奇的是:神木的高度,恰好跟殿宇圓拱的高度相匹配,仿佛空蕩蕩的神座就期待著這一天它的光臨似的!
次日,也就是17日,福州著名雕刻工藝師李華峰先生依約來到坑里。經(jīng)過一番商議,見多識廣的李師傅欣然應允了雕刻媽祖神像之盛情邀請。經(jīng)過3個月全力以赴的精雕細刻,一尊高大莊嚴、名傳四海的媽祖神像終于竣工了,并且巍然屹立于坑里天后宮。其栩栩如生的相貌,與屹立于湄洲島上的媽祖巨型石雕神像十分相似?;蛟S是工藝師的巧奪天工,或許是造化的精心安排吧,神木媽祖雕像的背面,完全是名副其實的渾然天成:一處枝杈恰到好處地微微翹起,宛如媽祖臨風飄拂的衣角;筆直的下端,不需任何刀斧便造就了神祇直立的雙腳。天后宮大殿內,環(huán)繞四周的是一組碩大無比的巨型根雕群,它們都是以媽祖故事為主題,配以海浪、祥云的精美圖案。整個場面壯觀,氣勢恢宏,美不勝收,令人目不暇接;烘托出媽祖神像之高大、莊嚴、端莊,充分表達了人們對媽祖濟世救民的景仰之情。(許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