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翁志鵬 通訊員 馬冰蓉 林春盛
秋風傳頌媽祖神跡,波光閃爍海絲輝煌。為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6周年,進一步弘揚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10月23日至24日,以“九九巡安·久久平安”為主題的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6周年系列文化活動在湄洲島舉行。
10月23日上午8時許,在海內外媽祖文化敬仰者的共同見證下,媽祖金身起駕出巡,開始布福湄洲。
超3200人的巡安隊伍一路綿延數里,吸引了許多游客、媽祖文化敬仰者駐足觀看,隊伍所經之處,家家戶戶擺筵迎接,焚香禱告,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在媽祖金身繞境巡安布福期間,愛心商家、島民紛紛在沿途設立愛心驛站,為巡安人員送上礦泉水、水果等。
禮樂飄揚,舞備八佾。當日下午,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6周年大會暨海祭媽祖祈福大典在湄洲島下山村深澳底媽祖福船舉行。
海祭大典現場,伴隨著大氣磅礴的音樂,64位男女舞生、24位鼓手、36位封號旗手與儀仗隊、儀衛隊依序緩步登場,海祭大典在眾人眼前徐徐展開。
今年是海祭大典全新升級后的第二次亮相,在保留海祭傳統儀式環節的基礎上,以媽祖文化千年傳承的脈絡為線索,借助舞美及現代科技手段,強化各個環節設計,儀式感滿滿。整場海祭大典更顯莊嚴、肅穆。
期間,主祭人林金贊攜海內外媽祖文化機構代表一同行放生禮,以此祭奠媽祖。同時,28艘漁船鳴笛后駛向遠方,主祭人偕八方來客再次恭請媽祖金身起駕,巡安布福湄洲島。
臺灣麥寮拱范宮主委張克中表示,九月“海峽兩岸同胞護駕湄洲媽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動讓遠在臺灣無法來現場的同胞們熱淚盈眶,大家雖然隔著屏幕,但仍虔誠叩拜。媽祖文化的發展,為兩岸交流和融合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成為了聯通海峽兩岸的文化橋梁,也成為了增進兩岸同胞民族情感、增強兩岸民間交流和促進兩岸經貿往來的重要橋梁。
“媽祖是海洋文明承載的永恒記憶,媽祖文化已成為一個標志,推動著海峽兩岸及海內外僑胞心靈深度契合、文化廣度融合。湄洲媽祖祖廟作為媽祖文化的發祥地,肩負著守護和傳承的神圣職責。‘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6周年’活動通過媒體向世界傳播,收獲了全世界的目光。在踐行命運與共,民心相通,人文互通的時代前沿,媽祖作為‘絲路使者’,再度折射出她的自信與風采,并為推動文脈賡續、文明互鑒開創新前景。”林金贊說。
據介紹,公元987年農歷九月初九,林默為了救助海難,獻出了年僅二十八歲的寶貴生命,人們感懷林默的無私、勇敢、大愛,面海緬懷,立祠紀念。此后千百年間,歷經宋、元、明、清的歷次祭封褒獎,林默成為慈悲博愛、護國庇民、可敬可親的海上和平女神。公元1720年,媽祖被尊為“春秋諭祭”之神,列入國家祀典。湄洲媽祖祖廟祭典、陜西黃帝陵祭典、山東孔廟祭典,并稱為中華三大祭典。
在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6周年系列文化活動期間,還舉行了2023世界媽祖信俗保護成果共享交流會、瓣香湄洲——2023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等活動。
10月24日下午5時30分許,媽祖金身繞境湄洲島巡安布福順利結束,在海內外媽祖文化敬仰者的簇擁下,媽祖金身回鑾,并舉行安座儀式。
金身巡安布福澤,火樹銀花不夜天。夜幕下,絢爛奪目的煙花在祖廟上空綻放,為此次媽祖金身繞境湄洲巡安布福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